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踩着高跷"推虾皮":黄家塘湾已延续了上百年

2017-09-15 09:33:35
责任编辑:光影

天地之间耕海人

到了黄家塘湾,将三轮车停在海岸的堤坝上,他从三轮车上卸下工具,此时的海水已开始退却。他脱掉了长裤,只穿着短裤和上衣,将重达40斤的工具扛在肩上,踏着松软的金黄色沙滩向浅海走去。

杜广忠将竹箩筐上的绳子拴在了腰间,并将那副1.5米高的高跷绑在了自己的腿上,在蹚水之前,他还不忘将一顶草帽戴在了头上。他拆开了虾网,并将竹箩筐扔在了海水里,踩着稳健的步子走向海水。当海水没过高跷的一半时,他开始推着虾网向深水区挪动。

他用双手使劲托着竹竿,虾网开始在水中颤动,绑在腰间的竹箩筐被三个葫芦拖着漂浮在海水中,随他的移动而移动。

烈日当空,海水在逐渐回潮。

不大一会工夫,杜广忠的额头上已经流下了汗水。推虾皮过程的大部分重力集中在虾网上,两个竹竿和一根木棍架起的虾网足有近30斤重,他要推着这个虾网不断在海水里前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用双臂抬高竹竿或者将虾网举过头顶,甚至还得将两跟竹竿放在肩膀上,这样才能有效将水中的小虾兜住。

当天的西南风,就是杜广忠等待的“上虾”的“好风水”。

从下网到摇网到筛网,15分钟后,杜广忠第一次抬网。果然,“好风水”没有辜负他,在虾网的中央一堆小虾出现了。

烈日下,晶莹剔透的小虾在网子上活蹦乱跳。见此情景,杜广忠赶忙用一个塑料水瓢将这些小虾舀起,又一下将身后的竹箩筐拽到自己面前,动作熟练地将小虾放在了箩筐里,又开始重复之前的动作。

“在海里推虾皮不要走得太快,但手也不能停下来。”杜广忠说,手里的竹竿得不停地上下移动,这样才能把动性十足的小虾网住。

又过了20分钟,他的第二网又出水了,这次与第一次相比,不太乐观,整个网底除了几条跳跃的小虾外,并没有更多收获。

杜广忠随之将竹竿连同虾网一下又推进了海水中,这次他用腰间的顶木推着虾网向深海走去。

十多分钟后,杜广忠再一次提网。这次,让杜广忠很开心。他的虾网里不但有更多的小虾,还有一些小鱼。

杜广忠麻利地将这些小鱼小虾舀进竹箩筐,继续推着虾网前行。

烈日下天地之间的海水里,杜广忠弯腰推着虾网前行,显然一个活脱脱的耕海人。

下午5时30分,当夕阳西下时,潮水已退出了数百米。此时的杜广忠将最后一瓢鲜虾倒进他的竹箩筐。

“今天推了有16斤,能晒3斤多虾皮。”杜广忠说,“天黑了,今天的鲜虾不能晒了,只能做虾酱了。”

什么是“推虾皮”

“推虾皮”就是用一种特制的捕捞小虾的工具,在海水里一边推着行走一边捕捞小虾。这里的捕虾人往往是将这些小虾捕捞出水之后,再将小虾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至干,得到一些看上去薄如皮的小虾(俗称虾皮),这是所谓的“推虾皮”。

\

77岁的戴祥云正在绑高跷准备下海。

\

仔虾晒成的虾皮。

■众生相

最年长者85岁,现场难觅年轻人

9月13日的好风好水,吸引前来黄家塘湾“推虾皮”的并非只有杜广忠一名渔民。

66岁的孙丰华也是黄家塘湾附近的一名渔民,和其他渔民不一样的是,孙丰华是从外地来到了泊里镇。

“黄家塘湾的虾皮有名,好吃,价格卖得高。”孙丰华说,起初他是被这里捕虾人的独特方式所吸引,才逐渐喜欢上了“推虾皮”。

和他人不同的是,孙丰华每次下海要穿上专业的水服,他连草帽都不戴,他的身后也拉着一个竹箩筐,竹箩筐的三角放着的是三个被网兜套着的空塑料桶。他腰间所推的虾网比其他人的更重、更大。

“虾网长宽各有5米,得有20多平方米。”孙丰华说,若遇到好“风水”,遇上一天两次退潮两次下水捕捞的情况下,他能推出40斤鲜虾来,40斤鲜虾能晾晒8斤虾皮,每斤虾皮150元,这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一天两次下海推虾皮,这样的“好事”极少碰上,这要看潮水回落和风向的情况。

尽管他推虾皮的经历只有10年时间,但对于风向和上潮、回潮,他已了如指掌。

“只要刮西北风、西南风和北风都有虾,是推虾皮的大好时机。”孙丰华说,“要是刮东北风,在这个地方一定无虾。”

9月13日这天,戴祥民来到黄家塘湾时,已是下午2时30分许。

这名77岁的老渔民是用他的自行车载着他的虾具来到黄家塘湾的。

“我不会骑三轮摩托,但年轻时候学过自行车,所以就骑自行车来了。”戴祥民说。

和其他推虾人不同的是,戴祥民的竹箩筐上除了一个葫芦外,还有两个泡沫球,这两个泡沫球可用于箩筐的漂浮,而葫芦里也装着他在海上所用的物品。

戴祥民的腰间拴着一块由梧桐木打造成的顶木,这块顶木他已经用了20多年。

77岁的戴祥民也是一个踩高跷下海的捕虾人。戴祥民已经有着50多年的下海经历,他现在用的高跷是楸木所做,老父亲在世时就一直用,老父亲去世后,这个高跷就传到了他的手里。

66岁,77岁。这个年龄的捕虾人在黄家塘湾并不是最长者。

头戴帽子、佝偻着腰、身后拖着竹箩筐、推着一个虾网在海水里努力前行的一名老者叫赵文善,赵文善老人今年已有85岁高龄,入秋后已有凉意的海水,并没有阻住老人下海推虾皮的激情。

海水中,老人时而前进、时而举网、时而将鲜虾舀进竹箩筐内,熟练麻利的动作一点不亚于他人。

“一下午能推10来斤,好的时候能推20斤。”满满幸福写在赵文善的脸上。

踩着高跷、推着虾网、拉着竹箩筐在海里“推虾皮”,这项古老而又传统的捕虾方式在黄家塘湾已经延续了上百年。如今,行于天地间耕海的推虾人原来越少,偌大的海滩却难以觅到年轻人。

“这个手艺,年轻人不愿意学。”在杜广忠看来,这项古老的推虾皮手艺等他们这代人老去,可真就没人会了,届时流传了上百年的手艺也就失传了。

“当前将这个手艺加以保护很有必要。”杜广忠说。

“黄家塘湾的水是海水与河水混合的地方,这样的地方适合小虾的生长和繁殖。”赵文善老人说,海水上潮时,海水与周边横河、白马河、甜水河的淡水混合,使得海水变淡,淡水变咸,水生物在这样的地方也就多了起来,而仔虾最适合在这样的环境里繁衍,上百年来,这里的仔虾“‘推’而不绝”,并成为虾界的上品,而踩着高跷“推虾皮”也成这里的一景。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永端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