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加快老旧管网改造 管线巡检实现入户安检全覆盖

原标题:守牢7559公里燃气安全“生命线”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燃气管线是城市运行的重要生命线,事关千家万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城燃企业已由最初的发展牵引型企业逐步转变为城市能源安全服务保障型企业。

如何在保障城市发展和居民用气需求的同时,守牢“安全底线”?青岛能源集团在对老旧管线进行改造的同时,通过加强与社区居民的联动、加大科技投入等方式,构建起了全链条、立体化的安全保障格局。

今年以来,青岛能源集团热线电话受理的用户发现室内漏气总量同比下降30%以上、室外漏气总量同比下降60%以上。

老旧管网改造,作业端事故概率降到“零”

在岛城不少地方,供热燃气老旧管网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市办实事,老旧管网改造对于提升供热燃气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这其中,青岛能源集团挑起了125.6公里供热管线、30.27公里燃气管线改造的“大梁”,预计9月底前全部完工。

如何在改造过程中,既保证项目安全推进又不影响居民用气?据青岛能源集团副总经理丁瑞平介绍,在燃气老旧管网改造中,采取了燃气管道带压开孔封堵技术,实现市区全管径燃气管道在不停输、不降压情况下的带压带气接驳、开口等作业全覆盖,实现新旧管道带气带压“无缝切换”,彻底规避停气—排空—置换—点火四大高风险步骤,作业端事故概率降到“零”。

“我们的作业过程压力零波动,实现居民灶火不熄、工商产线不停、城市‘气脉’不断。同时,通过提前连接旁通管等举措,搭建临时供气管网,以保障改造过程中燃气输送不间断,随后采用专用封堵设备,对需要停气的管道进行停气、放散、封堵废除操作。整个施工过程在正常运行压力下完成旧管切割与新管对接,全程密闭操作,杜绝了燃气泄漏风险。”丁瑞平表示。

管线巡检入户安检,守牢燃气安全“最后一米”

对于青岛泰能硅谷燃气热电有限公司王村营业站站长谢军军来说,即墨区田横区域内180公里的中、低压燃气管线的安全运行与巡护管理,就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

不管是数九寒冬还是三伏酷暑,谢军军和同事都要穿越管线经过的山林及河流,完成每三个月一轮的徒步巡检。“巡检中,除了要及时发现燃气管线有无泄漏外,还要严防第三方施工破坏。每到雨季汛期,我们还要对部分山林内管线进行重点排查与冲刷防护,并及时组织修复和更新沿线标识桩,保障管网安全稳定运行。”提起自己巡检的工作任务,谢军军如数家珍。

截至目前,青岛能源集团燃气管线总长度达7559公里,和谢军军一样的141名室外管线巡检人员,每天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管线,守护着市民的平安。

“燃气安全除了守护好管线安全,还有最重要的一环——用气安全,这也是燃气安全的‘最后一米’。”丁瑞平说,每一位用户的自觉行动,都是织密城市燃气安全防护网的一根丝线。这其中,需要用户积极配合燃气经营企业的入户安全检查,这是对家庭安全的前置排查;严格遵守安全用气规则,是对风险隐患的日常防范;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后积极配合整改,是对安全漏洞的及时阻断。而主动配合加装燃气泄漏报警切断装置、更换到期燃气表等工作,则是用科技手段与规范管理为安全“加码”。

据丁瑞平介绍,为彻底消除用气末端的风险隐患,青岛能源集团成立了330余人的安检维修队伍,对燃气用户进行全覆盖安检。近年来,青岛能源集团燃气安检入户率始终保持9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家中常年无人居住的用户容易发生燃气缓慢泄漏,这是燃气终端安全的一大隐患。为此,入户安检工作人员动了不少“脑筋”。对于两年及以上未能入户安检的用户,青岛能源集团梳理了用户明细,协调社区、物业帮忙联系用户,预约安检;针对一年以上无水电使用记录且燃气表可以远程关阀的用户,则将信息报到当地燃气主管部门、属地街道备案,采取远程关闭户内表阀措施进行停气;针对一年以上无水电使用记录但燃气表不可以远程关阀的用户,采取政企社协同,联合入户落实停气、封堵等措施;采取众多措施仍无法停气或入户的,则采用立管保压的技术手段开展安检工作。

“今年4月份,我们组建了专项攻坚队伍,以‘不漏一户居民、不留一处隐患’为目标,对未能入户的用户开展全面排查,用‘全覆盖、无死角’的攻坚行动,织密城市燃气安全防护网,切实守护千万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丁瑞平说。

“黑科技”上阵:科技安护展现“硬实力”

移动式太阳能视频监控、振动光纤、PPB级巡检车……这些“黑科技”,正在推动燃气巡检从传统“人工巡检”迈入自动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2024年,由青岛能源集团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巡检系统正式“上岗备勤”。该系统搭载激光甲烷检测仪、热成像设备、高清摄像头和高精度传感器等设备,有效监测距离达到50米,可以实时显示各个泄漏点的浓度、坐标等信息,被用于架空管线和农村燃气管线的巡检,一举打破了困扰多年的巡检难题,为燃气管网安全再添一道防线。

相对于无人机巡检的灵活性,地面管线巡检则实现了更高的精准度。目前,青岛能源集团在全市布设了36处铁塔高位监控系统,设置了40处移动式太阳能视频监控点,在管道井室、密闭空间等非地面场所安装了840余台高灵敏度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实现了管线监护从“被动排查”向“主动预警”的转变。

在固定监测的基础上,青岛能源集团对移动监测平台进行全面升级,为巡检车辆加装了顶置激光检测设备,购入了行业内技术领先的PPB级巡检车用于室外管网巡检,实现了150米范围内的燃气漏点精准定位,室外管网泄漏自查率较去年同期提高近20个百分点。

燃气管线安全还要“入海”。作为青岛能源的“大动脉”,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能够满足青岛上合示范区、青岛高新区以及东岸城区大型燃气发电项目和“煤改气”工程的用气需求。为有效防止管线被第三方破坏,青岛能源集团沿管线60公里敷设了振动光纤,并搭建了预警系统,该系统集区域监控、实时响应等功能于一体,为海底天然气管线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高效、精准的防护。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秦璐]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16 07:27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秦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