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城市电网骨架完善升级 让居民实现“无感”用电

原标题:再添“新通道”,青岛电网持续扩容

开栏的话

金风送爽,秋意渐浓。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青岛电网经历了一场大考。面对极端高温天气历史罕见,用电负荷持续高位运行的考验,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实现了对市民和企业“不限一度电”的承诺。从即日起,本报开设“不限一度电背后的秘密”专栏,揭秘青岛电网在“迎峰度夏”这场硬仗中如何为城市充电。

今年夏季,青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高温“烤”验。随着制冷需求激增,城乡居民用电量迎来跃升式增长。据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数据显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青岛电网负荷七创历史新高——7月份,青岛全社会用电量达7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92%;8月份,青岛全社会用电量达77.7639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尽管用电量屡创新高,但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青岛电网仍圆满兑现了对个人和企业用户“不限一度电”的承诺,在电网负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让居民和企业实现了“无感”用电。用电“零感知”的背后,是不断升级完善的城市电网骨架,它们如同城市的 “电力脊梁”,为全市用电需求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撑。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打通外电入青新通道

面对持续攀升的电网负荷,青岛电网如何做到稳定安全运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伴随着电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青岛电网的“容量”越来越高,足以支撑城市的超高负荷运转——即使千家万户的空调同时使用,强大的容量仍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这一突破的关键,源于去年6月,青岛电网迎来里程碑事件:岛城(黄埠岭)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送电。该工程创下多项 “山东首次”:是山东首座在220千伏在运站原址“改造腾挪”新建的500千伏变电站,也是山东首次建设全户内500千伏变电站。同时,工程首次采用500千伏GIL管廊出线、首次应用220千伏四端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对青岛而言,该工程除了创下多个“首次”“首座”之外,它更为青岛市区新增一个重要电源点,直接将中心城区供电能力提升了300万千瓦,相当于全域用电峰值负荷的四分之一,让区域电网保障能力提升50%以上。更重要的是,工程打通“外电入青”第二条、第三条通道,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电力保障。

青岛电网完成

从“量”到“质”跨越

近年来,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持续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青岛供电公司累计开工77项,投产83项,其中投产线路长度1303.891公里,投产变电容量779.35万千伏安。一系列建设成果推动青岛电网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从“形”到“势”的转变。

重点工程筑牢电网的“硬实力”,其他项目则进一步锤炼其“运行品质”。郁秩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用,有效解决了唐田、西林变电站长期存在的重过载问题,为平度西北部地区用电负荷快速增长提供了可靠保障;作为“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施工难度最大的电网项目之一,大楼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竣工,不仅满足了东方影都、灵山湾等区域高速发展的用电需求,更为地铁1号线等重点民生工程的供电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技术层面也同样为电网建设“提速赋能”。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利用大载重无人机等先进工具开展线路附件运输作业,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2025年上半年,建成开城开发区110千伏线路等4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有效缓解了220千伏前湾站、珠山站供电压力,助力青岛电网七创负荷新高。

每一次用电负荷的新高,都是城市活力与发展动能的生动体现。当电力支撑变得无处不在且“无感”可靠,这份稳稳的保障,便是这座城市为市民和企业写下的最踏实承诺。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记者 李沛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陆云琦]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19 07:06
· 来源 ·
青岛晚报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