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复杂政策经常要咨询好几次,现在导税团队一次就讲得明明白白。”近日,在国家税务总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刚办完小微企业注销业务的会计谭蓉这样说。这一变化,得益于该局创新实施的“望闻问切”工作法。该局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税费服务相结合,持续优化诉求响应机制,努力实现从“被动接单”向“主动治理”转变。
“望”态势,前置预判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前瞻性和精准度,青岛开发区税务局建立需求预判机制,通过分析12366热线、征纳互动平台等渠道数据,及时捕捉咨询热点,提前应对潜在诉求。例如,在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预判咨询量将增加,通过“号码—人员—税管员—主管科所”联动机制,顺利处理个税汇算清缴业务800余笔。
依托税费服务分析响应中心,该局还对各类涉税诉求进行智能聚类分析,定期生成高频词云图,直观体现纳税人缴费人需求的变化。同时,借助电子税务局标签体系,根据不同企业类型、行业特征等,定向推送政策指南和优惠信息,今年以来累计推送31批次,覆盖4.7万户次,努力做到“未问先送、服务先行”。
“闻”民声,畅通响应渠道
在识别需求的基础上,青岛开发区税务局整合前台导税、咨询热线、电子税务局和业务骨干资源,打造“大导税”轮岗服务体系,确保纳税人缴费人问题得到清晰专业的解答,减少了重复咨询。前来办理三代手续费返还业务的胡彦敏表示:“现在咨询问题,一次就能得到准确答案,省心又省力。”
为确保诉求闭环处理,该局建立了“前台智能分流精简快办、中台征纳沟通办问协同、后台诉求响应质检分析”的“三台联动”模式,强化诉求数据的智能交互与精准监控能力,并严格落实“首问即首责”要求。据统计,截至8月底,纳税人缴费人进厅诉求当场答复率达98.75%,服务体验持续提升。
“问”需求,主动深挖根源
除了及时响应已发生的诉求,青岛开发区税务局还致力于通过主动“问诊”,深挖诉求背后的制度性根源,推动服务向“主动治理”转变。将“5W工作法”深度融入日常工作,坚持“诉求有理、部门有责、问题有解”原则,高效受理涉税(费)诉求。
创新的“诉求‘码’上说”二维码,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了便捷的诉求表达渠道。同时,通过举办“税企面对面”涉税服务专业机构座谈会,靶向问需于关键群体,精准征集意见建议。
对于收集到的诉求,办理人员全程跟踪,做到“一诉三问”:诉前沟通明确症结,诉中协调推进流程,诉后跟踪了解结果。近日,面对海信视像科技有限公司90余名具有境内外双重收入来源外派员工的个税汇算清缴紧急需求,税务人员6小时高效攻坚,圆满完成复杂申报任务。公司办税人梁瑶瑶感慨:“税务人员全程主动联系,耐心跟进解决进度,这种‘管家式’服务让人安心。”
“切”症结,多元化解难题
面对“望闻问”环节发现深层次、跨部门疑难杂症,青岛开发区税务局整合内外部力量,组织公职律师、业务骨干成立“税律先锋”团队,联合商会、律师协会等专业力量,共同研究解决路径,提供专业支持。
该局还健全与政府、司法、人社、医保等多部门协同机制,借助社区网格员力量,形成治理合力。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全流程并联办理”,优化不动产交易等业务流程,努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对常规渠道难以处理的矛盾,设立疑难问题兜底窗口,优化“税‘枫’暖心桥”调解室功能,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更可信赖的服务支持。
文/通讯员 高欣悦 郇翔宇 张笑歌 记者 赵彦阅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