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动车充电棚里挂起“消防灯笼”
西海岸新区已建成10万多个集中充电端口,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降低消防风险
电动自行车给很多市民带来了方便,但在充电或停放时可能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近日,记者从青岛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了解到,青岛西海岸新区以高标准、严要求落实“物防+技防+人防”措施,建起了一批较大规模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有效降低消防安全风险,保障居民家门口和企业园区的安全。
充电棚里挂起“消防灯笼”
26日,记者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松花江路的海尔工业园看见,门口西侧设置了一个长约50米宽约10米大棚,里面停放着多排电动自行车。青岛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青岛市占地面积最大、容纳车辆最多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
据介绍,这处工业园每天有超过12000人进出,很多员工依靠电动自行车通勤,建设一个安全方便、能挡雨防晒的集中充电点,是员工们的迫切需求。为此,海尔工业园提供地址,中国铁塔按标准建设了这处集中充电点。充电点可以同时容纳1500辆电动自行车停放,可以同时为380辆车充电,让员工能够“满电回家”,减少居民小区内的充电压力。
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车棚按照每组30辆电动自行车的标准分组设置了防火分隔,配置灭火器材。在集中停放充电区域,顶棚上方配备有70个像灯笼一样的悬挂式干粉灭火器。车棚里还设置了微型消防站,有一名保安专门值班。
据青岛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工作人员介绍,包括海尔工业园这处集中充电点在内,新区近年来建成的集中充电点端口都有自动报警系统:当充电端口出现过载、高温、短路等安全风险时,后台会自动断电并示警。
小区建智能化集中充电点
据了解,以往,工业园的员工会把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园区20多个简易停车棚里,停车棚分布在园区各个角落,没有防火分区和消防设施,也没有专人巡检管控。今年5月,3个集中充电点建好后,电动自行车被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人车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降低了消防安全风险。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不少企业和小区,建起了智能化集中充电点。在团结路的幸福小镇小区,每隔数十米,就能看见一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于2022年下半年竣工交付,目前有170多个充电点,能同时停放3000多辆电动自行车。在小区里,电梯间设有阻车系统,每当摄像头捕捉到电动自行车,电梯间会自动停止运行,直至车辆退出。物业工作人员还会到小区单元门口,清理违规随意停放的电动自行车。
记者了解到,幸福小镇有150多幢建筑,大部分为居民楼,共安置了9个社区的3600多户居民。除了回迁的居民,还有不少附近青岛九中的学生家长、周边企业员工在此租房居住,很多人平时都骑电动车。据统计,小区现有4000多辆电动自行车。“下一步,要新增集中充电点。物业也会加强巡查,守护居民的消防安全。”物业工作人员表示。
已建成10万个集中充电端口
记者从青岛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了解到,经过多年建设,如今,青岛西海岸新区共有10万多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端口,电动自行车进楼或者上楼的情况,已得到有效缓解。
“电动自行车的消防安全,是消防救援部门一直在推进的工作。”青岛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山东省消防安全指挥部办公室近期发布公告,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火灾防控工作,坚决避免“小火亡人” 事故发生——其中一项工作,就是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
“中秋和国庆假期即将到来,大家在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车辆充电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消防救援人员提醒,禁止在建筑物的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充电;电动自行车不应通过电梯入户,不应人车同屋,不应飞线充电;若发现电池鼓包或漏液,必须立刻停用。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首席记者 刘卓毅 实习生 郑强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