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0月30日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下,虚拟现实技术正加速从概念走向产业应用,有望成为下一代通用技术平台。作为青岛虚拟现实产业“一核三极多点”布局的核心区域,崂山区历经九年深耕,已集聚148家相关企业,构建起完善产业生态。随着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即将在此启幕,这片产业热土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而世纪优优(青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扎根成长,更成为崂山产业优势的生动注脚。
九年筑巢引凤 崂山成VR产业核心集聚区
早在2016年,青岛市便提出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的战略构想,崂山区自此扛起核心引擎重任。九年间,这里逐步发展为山东省虚拟现实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汇聚了全省约50%的VR企业,歌尔、PICO、大朋VR等龙头企业纷纷扎根,完整的产业生态持续吸引优质市场主体入驻。
2024年7月底,中国大陆地区最大的影视出海业务集成商、虚拟拍摄领域重要服务商世纪优优,也选择将总部落户崂山区崂山太极科技产业园。“我们选择崂山,核心看中三大优势:完善的产业生态、精准的政策支持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世纪优优虚拟制作事业部总经理海沛直言,这三大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企业深耕双赛道 技术赋能文化出海与影视制作
作为成立于2012年、2016年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世纪优优始终以“让文化连接世界”为使命,深耕文化产业双赛道。一方面,其持续推动文化出海,已将优秀中国影视作品推向全球,海外合作伙伴超150家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市场覆盖东南亚、北美、欧洲土耳其与西班牙等国家及阿拉伯地区,合作方包括Netflix、英国SinoTV等全球主流平台;另一方面,企业坚持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ULight AI虚拟制作技术已应用于近40部影视作品,为影视行业注入新活力。
“我们既是年轻化团队,也是内容运营密集型企业。”海沛表示,入驻崂山后,大量高校毕业生和实习生加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生力量,这也得益于崂山“高校培育—企业实践”的良性人才循环机制。
政策+人才双轮驱动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除了产业生态优势,持续加码的政策支持为崂山VR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从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对虚拟现实产业的布局,到2025年出台的《崂山区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崂山明确聚焦近眼显示、内容制作等核心技术突破,致力于打造全球虚拟现实硬件研发制造高地、优质内容制作与应用集聚地。
“崂山区的政策对研发型公司非常有利,极大降低了我们在研发上的投入,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海沛的话道出了企业心声。与此同时,依托周边丰富高校资源形成的雄厚人才储备,也成为崂山发展VR产业的核心优势,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创新大会将启幕,共探VR产业新未来
当前,虚拟现实技术持续突破,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正迎来走向大众市场的关键节点。海沛指出:“各类XR线下影院正在加速落地,呈现形式愈发多样,体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即将启幕的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将再次汇聚全球智慧,展示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最新成果。对于崂山区而言,这是产业实力的集中展示;对于世纪优优等企业来说,更是技术交流、资源对接的重要契机。未来,随着产业生态持续完善、企业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崂山将进一步巩固青岛VR产业核心地位,助力“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建设迈向新台阶。(记者 解宁)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