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客货分离,快递“坐”上地铁头节车厢
青岛地铁8号线轨道物流运输专用车厢投用,为“空地联运”规模化运营奠定基础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本报11月9日讯 “双11”来临之际,青岛快递物流业多式联运能力再提升。日前,青岛地铁8号线轨道物流运输专用车厢正式投用,这标志着轨道物流运输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市民网购商品从下单到收货的时效将进一步缩短。这是青岛地铁与青岛顺丰速运践行绿色高效城市物流理念,构建完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合力推进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
随着跨境电商蓬勃发展,通过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运的航空快件越来越多。地铁8号线是市区往返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最便捷出行方式。今年6月,青岛地铁联合青岛顺丰速运,依托地铁8号线闲时运能,成功打造国内首次实践并落地的集地铁跨海直达、末端无人车接驳、航空多式联运、集散货同网双向运输于一体的轨道物流新模式。“正常情况下,散货航空件从市区运到转运中心,往往需要3个多小时。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或交通拥堵,运输时间更是难以预估。而地铁凭借严格的运行时间表,能够确保准时发车和到站,有效规避了道路交通拥堵影响,为快递运输的稳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青岛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运营规划组负责人宁金山介绍,通过地铁8号线接驳顺丰速运青岛北站和胶东站两处同城集散点,全程运输仅需约1小时20分钟,运输时间大幅缩短了55%以上。
秉持“安全第一、服务至上”原则,双方围绕轨道物流“客货协同”核心需求,经过多轮试点调试与实战检验,系统优化技术标准与全流程管理体系,成功突破集货调度、装卸衔接、安全管控等关键环节瓶颈,正式投用8号线轨道物流运输专用车厢。8号线轨道物流运输专用车厢位于列车头部首节车厢,车厢中部的笼车纵向按列整齐排布,通过特殊固定装置牢牢锁止,确保列车行驶过程中笼车不会移位摇晃,提升运输安全。同时,在专用车厢与第二节车厢连接处设置专用装置隔离,实现客货空间分离,既保障了物流作业的高效运转,又为乘客营造出更加整洁舒适的乘车环境。
青岛地铁商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创新实践不仅验证了轨道物流的技术可行性,有利于推动轨道物流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更在运营模式、安全保障、效率提升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全面提升安全性、操作便捷性和物流效率,为后续“空地联运”规模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织密青岛轨道物流运输网络注入强劲动力。未来,青岛地铁将持续深化轨道物流业态创新,拓展“轨道+低空”“轨道+仓储”等多式联运融合场景,通过与城市交通网络、机场物流枢纽体系高效衔接,强化多式联运协同效能,构建“轨道+”物流运输新优势,为现代物流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多式联运体系中的关键节点,青岛地铁网络实现了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青岛站、青岛北站等交通枢纽的深度联动。有关专家建议,立足这一资源禀赋,青岛应加快构建“高铁+地铁+航空”的多式联运闭环网络。一方面,市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快递通过地铁快速抵达机场,搭乘航班飞往全国。另一方面,借助地铁衔接高铁,依托潍烟高铁等线路形成的胶东半岛高铁环线,快速辐射烟台、日照等周边城市,推动青岛都市圈物流业一体化发展。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