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市空间加减法,“算”出美丽青岛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拆除各类违建110万平方米,助力40个项目落地,新增1088个停车位,建设22个口袋公园等休闲场所,持续为城市“美颜”,为民生“护航”。
市城市管理局创新运用“打开来分析”工作法,对“12345·青诉即办”等平台的群众投诉进行深度剖析,将一份份沉甸甸的“诉求清单”转化为精准的“履职清单”。通过建立重难点台账,加强督导、对账销号,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硬骨头”被成功啃下。截至目前,已攻坚解决市南区台西二路违建、平度市李园街道北艺幼儿园违建等重难点问题1267个。更令人欣喜的是平台受理的违建投诉量同比大幅下降40.88%、解决率同比上升17.11%、满意率同比上升15.61%,民意诉求的“下降曲线”勾勒出市民满意度的“上升曲线”。
我市将违建治理融入城市发展大局,坚持“拆、改、建、管、美”一体化,统筹推进违建治理、城市更新和项目建设,已为53个老旧小区改造和40个项目落地扫清了障碍、腾出了空间。昔日脏乱差的“灰色地带”焕发新的生机,昔日低效片区实现迭代升级,城市功能与人居品质同步提升。
位于西海岸新区辛安街道核心区域,一处由集装箱、活动板房和砖混房等违法建设组成的约1.4万平方米杂乱区域,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该位置所在区域半小时生活圈内包含了150多个社区及小区、40多所学校,人口稠密。西海岸新区对该片区域违建重拳出击、专项整治,并引进“兴华体育公园”项目,在拆违腾退土地上建设了青岛市首个气膜体育馆。外形独特的气膜体育馆,既为城市品质提升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娱乐好去处。
防控新增违建,关键在于“早发现、快处置”。由于很多违建位置偏远、面积较小,隐蔽性强,传统人力巡查受视野局限、巡查频次不足等因素制约,难以及时发现。青岛市在传统巡查基础上,巧妙打出“组合拳”:启动有奖举报活动,通过“爱山东政务服务”小程序鼓励市民成为“城市监督员”,营造了“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运用无人机巡飞、实景三维、卫星遥感监测等科技手段,让违建在“天眼”下原形毕露,实现了从“人防”到“群防+技防”的立体化防控升级。今年以来,全市依法查处了340处新增违建。
漫步在青岛街头,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现,曾经碍眼的违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精致的口袋公园;曾经被堵塞的人行道畅通了,孩子们可以安全地追逐嬉戏;曾经杂乱的闲置地块焕发新生,变身为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为市民生活注入了全新动能。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 记者 陈小川)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