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根胡萝卜的“价格话语权”
11月21日,全国首支胡萝卜价格指数专属发布仪式——青岛莱西(店埠)胡萝卜价格指数发布仪式在莱西举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山东省及省内16地市、莱西市各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中国蔬菜协会专家代表等齐聚现场,共同见证指数发布。作为全国首支胡萝卜价格指数和青岛市首支农产品价格指数,该指数成功填补了全国胡萝卜产业价格指数领域空白,建立起统一的行业标准,补齐产业链数字化短板,形成了行业价格数据参考标尺,更为胡萝卜产业从业者装上市场“导航仪”,实现“生产有指导、经营有预期”目标。这份填补全国空白的胡萝卜价格指数,为何最终选择落地莱西?
胡萝卜价格指数在莱西发布
青岛早报记者现场了解到,近年来,国家持续鼓励以数字化赋能优势特色产业升级,价格指数作为整合产业资源、掌握市场主动权的重要载体,既是助力产业做大做强的有力抓手,也是确立区域产业行业地位、提升产业话语权的有效途径。本次发布的青岛莱西(店埠)胡萝卜价格指数,选取数十家大型收储企业作为核心数据样本,实时监测市场供需变化,定期发布价格走势,为种植户、收购商、加工企业提供精准的“市场晴雨表”和“价格风向标”。
作为“莱西经验”的发源地,莱西市始终坚持以乡村产业振兴为核心重点,聚焦特色农产品培育,不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莱西店埠胡萝卜凭借优质品质与稳定产能,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全国知名度与市场认可度持续攀升,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
目前,当地胡萝卜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年处理总量达5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胡萝卜主产区与主销区之一;出口贸易方面成绩亮眼,年出口量达36万吨,占全国胡萝卜出口总量的30%,产品远销东南亚地区和日韩等国家,深受海外市场青睐。同时,当地已培育发展胡萝卜收储加工气调库、出口贸易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230余家,形成集种植、加工、冷藏、物流、销售(出口)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完善的产业体系与充足的市场体量,为价格指数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与完备的市场条件。
创新技术亩产达到15000斤
产业根基已然稳固,如何推动胡萝卜产业再提质、再升级,实现效益倍增?莱西市给出明确答案:向科技要产量,向创新要品质。从破解种子“卡脖子”难题,到探索推广种植新技术,一场聚焦胡萝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升级革命在莱西悄然展开。
“以前种胡萝卜,既要依赖进口种子,又要投入大量人工,成本高、产量稳不住;现在有了新品种、新技术、新管理模式,农业新科技让胡萝卜产量比传统‘老把式’种植翻了一番,品质也越来越优,收益跟着涨。”莱西市店埠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赵树起坦言,种子培育作为第一产业提质增效的“先手棋”,不仅是破解产业发展痛点的关键举措,更是支撑整个胡萝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根基,必须牢牢抓在手中。
为打破种子对外依赖,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的“金钥匙”,莱西市主动发力,聚焦种子改良培育,与中科神州农业集团深度合作,开展胡萝卜种子冷诱导种植试验,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胡萝卜品质再升级。经实践验证,冷诱导种植技术较传统种植模式可实现增产30%,亩均销售价格提升1000元—1500元,切实为种植户增收赋能。
“这是我们基地种植的真久红胡萝卜品种,口感脆甜、水分充足,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常规亩产一般能达到10000斤,春季种植亩产最高可突破12000斤。今年春天种子经过冷诱导技术处理后,亩产直接达到15000斤,收益大幅提升。”店埠镇新村种植户张娜谈及种植成果,满脸欣喜。
“店埠胡萝卜一年可种植两茬,眼下收获的是第二茬露天胡萝卜,品质与销量都很稳定。秋季种植的132个大棚冷诱导胡萝卜也即将批量上市,口感与产量更具优势,预计到2026年,冷诱导胡萝卜种植面积将达万亩,带动更多种植户增收。”赵树起介绍,除推广冷诱导技术外,店埠镇还以葛家泊新村100亩有机胡萝卜种植试点为关键支点,严格遵循有机种植标准,打造高端胡萝卜产品,成功开拓高端消费市场,实现亩均效益提升超30%,为产业升级探索出全新路径。
为进一步深化推广成功模式,放大产业效益,莱西市积极引导鼓励种植户尝试黄胡萝卜、紫胡萝卜等特色新品种种植,通过丰富市场产品供给、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系统性挖掘产业新的效益增长空间,推动胡萝卜产业从“单一品种”向“多元优质”转型。
延伸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当胡萝卜种植技术日趋成熟,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莱西市并未满足于“种得好”的阶段性成果,而是主动延伸产业链条,将目光投向产业链下游,聚焦加工、品牌、销售三大核心环节,通过创新突破,推动优质胡萝卜转化为更高经济效益,全面激活产业发展活力。
“以前种胡萝卜,只能拿到周边蔬菜市场批发售卖,利润空间有限。如今不一样了,我们不仅有自己的深加工生产线,还依托强村共富公司拓展电商外销渠道,海外出口订单也越来越多,产业附加值大幅提升。”说起胡萝卜产业这些年的变化,店埠镇党委副书记张超群喜上眉梢,言语间满是自豪。
针对胡萝卜汁储存时间短、口感易变质的研发瓶颈,莱西市精准发力,依托青岛有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济南琥萃农业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攻坚,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对不同品种胡萝卜的营养成分、口感风味等核心要素进行精细筛选,历经100余次产品试验与配方调整,最终攻克技术难关,成功研发出果蔬汁含量达100%的胡萝卜汁产品,将产品储存期延长至1个月,解决了深加工产品的核心痛点。第一批胡萝卜汁产品上架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后,凭借天然健康的品质与清爽的口感,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为胡萝卜深加工产业打开全新发展空间。
产品品牌延伸是突破初级农产品价值局限、拓宽市场渠道、扩大消费群体的“通行证”。莱西市立足当地传统美食文化,推动胡萝卜与传统面食深度融合,创新开发出黄金万两大花卷、胡萝卜水饺、胡萝卜开花馒头等特色美食产品,采用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模式,构建全方位销售网络。截至目前,特色面食产品已实现销售额100余万元,胡萝卜产业附加值实现大幅提升,推动产业从“初级产品”向“特色商品”转型。
线下线上销售渠道多元化
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胡萝卜销售也搭上互联网快车,莱西市在巩固原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开拓全新销路,构建起产销融合的全链条销售体系。此前,店埠胡萝卜已形成海外订单、大型商超供应、蔬菜市场批发三大核心销售渠道,保障产品稳定流通;如今,通过拓展社区配送与电商销售新路径,进一步打通“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产品流通效率与利润空间。
“在社区配送领域,我们依托强村共富公司整合全镇特色农产品资源,搭建标准化农产品供应平台,推动胡萝卜等优质蔬菜资源实现跨区域流动,直达城市社区。”店埠镇镇村合资共富公司——青岛莱丰国际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琳介绍,目前他们已在李沧区大崂路社区等8个社区建立鲜食果蔬“直通车”供应链,设置“农产品进社区”直供点20余个,累计实现销售额30余万元,直接带动村集体增收18万元,实现村集体与居民双赢。
电商销售更是成为胡萝卜产业增收的“新引擎”,莱西市精准把握直播电商发展趋势,依托抖音、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开通“店埠胡萝卜原产地”“阿莱带你看店埠”等账号,通过田间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店埠胡萝卜的优质品质与种植特色。截至目前,电商渠道累计实现销售额80余万元,胡萝卜销售利润较日常批发零售提升3倍左右,销售效益显著增长。从田间到车间,从社区到全国,从线下到线上,店埠胡萝卜正通过多元化销售渠道,实现从内销到“出口”,最终享誉海外的跨越式发展,“红疙瘩”真正成为撑起乡村振兴的“金支柱”。
莱西市将以本次发布仪式为契机,持续优化指数运行机制,加强数据监测分析与应用推广,不断放大指数影响力,激发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胡萝卜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深化三产融合,强化科技赋能、品牌赋能、机制赋能,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方向迈进,让‘红色金疙瘩’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色支柱’。”莱西市店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向波介绍。
本版撰稿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康晓欢 袁超 通讯员 于言朋 张所海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