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1月24日讯 2025年11月18日,青岛地铁2号线常川路至龙川路区间铺轨现场,中铁四局钢筋混凝土工班的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浇筑整体道床。与以往不同的是,每一根轨道扣件都戴上了订制的“安全帽”,有效阻挡了混凝土泥浆污染,彻底解决了困扰施工已久的顽疾。这一实用创新,源自一线工人的集体智慧,更得益于青岛地铁参与式民主管理的赋能与项目管理人员对基层创意的尊重。
施工难题卡壳?23元搞定!
轨道道床浇筑中,扣件污染是行业性难题:混凝土泥浆易附着扣件表面,损伤防锈层、堵塞螺栓孔,既影响绝缘性能,又给后续轨道精调及运营维护埋下隐患。以往施工后,需投入大量人力逐一清理扣件,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因清理不当造成二次损伤,成为制约工程品质与进度的“绊脚石”。
“能不能给扣件加个保护罩?”在项目部组织的班组座谈会上,45岁的混凝土班组工人陈强提出的朴素想法,立刻引起了项目“两进”人员重视。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项目部始终坚持班组“小立法”民主协商机制,让一线工人全程参与施工管理、畅提创新建议,这种开放的参与式民主管理,让基层的“金点子”有了发声和落地的土壤。
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忽视这份来自最一线的智慧,主动牵头对接材料厂家,联合班组工人多次开展技术研讨,反复优化方案。从材料选型到结构设计,从卡扣方式到成本控制,每一个细节都充分吸纳工人的实操经验——最终研发出的扣件专用保护罩,采用高强度耐磨损环保材料制成,通过弹性卡扣紧密覆盖扣件主体及螺栓,能全方位阻挡灰尘、污水、混凝土溅渣,且可重复使用,每个造价仅23元,被工友们形象地称为轨道扣件的“安全帽”。
草根智慧发光!小罩子有大能量!
“小小保护罩,解决了大麻烦!”钢筋混凝土班组长胡一鸣介绍,有了“扣件安全帽”,施工期间扣件能始终保持洁净,彻底省去后期清理环节,不仅避免了扣件损伤风险,还让轨道精调效率提升25%以上,大幅降低返工成本和维护投入,实现了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工人师傅为扣件“戴帽子”
在现场可见,戴着“安全帽”的扣件整齐排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泥浆再也无法侵入扣件关键部位,工人们无需分心防护,施工流程更加顺畅。“以前浇筑完得花半天时间擦扣件,现在不用了,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浇筑质量上。”陈强看着自己参与研发的成果,满脸自豪。这种源自一线、服务一线的创新,精准戳中施工痛点,彰显了草根智慧的实用价值。
尊重催生创新!班组建设结硕果
此次“扣件安全帽”的成功研发推广,是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项目部班组建设的生动缩影。项目部坚持打破平均主义,推行绩效二次分配,以“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激发工人积极性;“两进”人员扎根班组,与工人同劳动、共攻关,搭建起管理与一线的沟通桥梁;更重要的是,项目管理人员始终尊重草根智慧,让工人从“被动施工”变为“主动创新”,真正成为工程建设的主人翁。
从工人的一个小想法,到落地见效的实用装置,每一步都体现着对基层智慧的敬畏与赋能。据了解,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自开工以来,始终坚持“质量为先、创新驱动”的建设理念,在关键工序和技术应用上持续探索,更注重以参与式民主管理激活一线创意,让班组建设成为“五小创新”的“主战场”,充分体现了青岛地铁在工程细节管理和品质提升上的匠心追求。目前,该保护装置已在2号线二期轨道施工中全面推广应用,运用效果良好。
(通讯员 张亮 詹同报 记者 顾青青)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