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秋种扫尾 青岛市冬小麦大面积集中播种接近收官

信网11月25日讯 “秋种一粒籽,夏收万担粮。”连日来,全市上下抢抓农时,与天气赛跑,向土地要粮,科学平稳有序开展秋种工作。截至11月23日,青岛市冬小麦播种进度已完成95%以上,大面积集中播种接近收官,剩余土壤过湿黏重地块,预计一周内完成播种。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同步发布小麦管理技术意见,指导下步落实促苗壮苗、适墒镇压、适期追肥等措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

多措并举保障小麦“应种尽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主要领导专题部署,分管领导一线督导,确保各项农业生产措施落细落小。各级各部门持续深化四级帮包机制,将责任压紧压实到田间地头。

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变“督促播种”为“帮助种好”,重点帮助有需求困难群体耕好地、种好粮,精准帮扶、不误农时,确保应种尽种。

发挥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三秋”期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农业机械18万台套,其中,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1.1万余台,小麦播种机单日最高上阵6300余台,保障小麦应播尽播。

发挥农业保险兜底保障作用。截至目前,已为10多万农户赔付8700余万元,其中,玉米赔付8617.07万元,花生赔付135.43万元,大豆赔付44.17万元。让种植户在困难中找到了支撑,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科学施策保障小麦“种足种好”

面对今年持续连阴雨天气导致的土壤墒情差、整地难度大、小麦播期晚等问题,青岛市强化技术应对,全域推广“135”抗湿应变技术措施,累计发放明白纸35000余份、推送秋种等关键技术视频19个、举办农技云课堂专题直播3期,累计点击量32万余次,将关键技术送到农户手中。

强化示范带动。充分发挥绿色增粮“十百千”示范体系的作用,率先在10个万亩片、100个千亩方、1000个百亩点推动抗湿晚播技术落地见效,实打实做给农户看。

强化一线指导。组织千余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通过逐区(市)举办现场演示活动,开展全过程、全要素农技指导,手把手带着农户干,及时指导农户解决各类难题。

因苗施策保障小麦“管出实效”

“种子落地,管字上马”。秋种接近收官不是“终点”,而是田管的“起点”。面对今年晚播面积大、田间麦苗普遍弱小的特殊情况,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坚决杜绝“歇脚松气”的思想,把工作重心从“抢种”迅速转移到“保苗”上,在“管”字上下苦功,在“效”字上求突破。

技术方案“精准开方”。制定冬前早春小麦田管技术意见,依托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十百千”示范体系,开展小麦冬前管理技术示范轮训。通过明白纸、微视频、微信群等多形式高频次传播,确保技术要领家喻户晓,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农技服务“一抓到底”。面对苗情偏弱的现实,坚持技术赋能、因苗施策,全力弥补播期推迟带来的不利影响。农技人员将持续跟进苗情变化,做到“苗情不转壮、服务不收兵”。指导做好查苗补苗、适墒镇压、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管措施。对砂姜黑土等播种质量差的地块,指导因地制宜浇好越冬水,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为来年夏粮丰收赢得主动。(记者 耿润)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转载请联系信网获取授权(邮箱:news@qdxin.cn),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25 09:18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耿润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