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时政眼|今天,山东进行了一场寻找产业“突围密码”的头脑风暴

原标题:时政眼|今天,山东进行了一场寻找产业“突围密码”的头脑风暴

钢铁,国民经济的“钢筋铁骨”,如今站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淬炼”关口。

今年中央出台相关意见,推动重点产业化解结构性矛盾、推进提质升级。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给未来两年定调: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核心就是四个字——减量提质!

这道“减量提质”的必答题,对于连续多年钢产量稳居全国前三的山东来说,不仅是产业升级的考卷,更是一场关乎未来的“生死局”。它究竟会锻造出山东钢铁产业怎样的新模样?

11月5日,山东钢铁产业的掌舵者们齐聚临沂,一场寻找产业“突围密码”的头脑风暴,悄然拉开序幕。

山东钢铁一直在努力。

近年来,日临、泰莱两大基地崛起,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高端产品持续涌现。山钢的稀土钢、海工钢、风电钢领跑行业,永锋的超薄板材填补国内空白,永安昊宇的精密无缝管打破国外垄断……这些都是山东钢铁闪亮的名片。

然而,行业大势的“寒流”来得比想象更猛。国内钢材消费基本触及“天花板”,汽车、造船等制造业的用钢增长,填不满传统建材需求萎缩的坑。叠加全球贸易摩擦多发频发,钢材直接出口不确定性增加。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直言,受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影响,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矛盾突出,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控产能、压产量、调结构,钢铁产业进入减量提质的新阶段。

压力直接传导到企业账面上。这两年,整个钢铁行业在“微利”边缘挣扎,今年1—7月全国行业利润虽有830.3亿元,但发展根基远谈不上稳固。

一位与会企业家坦言:“不转型,淘汰出局可能就是最终结局。

挑战虽巨,但机遇的窗口也在打开。这一次,驱动引擎来自两个关键方向:数智赋能与绿色低碳

想象一下:从矿石入炉到钢材出厂,全链条实现智能感知、精准控制、精细管理,效率飙升、成本锐减、品质飞跃。这不再是科幻故事,而是发生在山东钢企车间里的真实场景。

永锋集团董事长刘锋就描绘了雄心勃勃的蓝图:“十五五”期间,永锋集团要在“无处不精益”基础上实现“无处不智能”,从生产制造型企业转变为生产服务型企业!数智赋能,正成为山东钢企转型的“超级加速器”。

另一方面,“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紧箍咒”越收越紧。2025年底前,全国超80%的钢铁产能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欧盟碳关税等国际贸易新规,把“绿色通行证”变成了国际市场的入场券。可以说,没有低碳转型,连参赛资格都可能丧失。

这次会议明确了下一步山东钢铁产业发展的“任务书”和“路线图”——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精准发力、靶向施策,积极探索具有山东特色的钢铁产业提质升级路径模式,努力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先进钢铁产业基地。

站在“十字路口”,山东钢铁产业的突围方向已然清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融合、缺一不可。

高端化是长期靶心。山钢、永锋、永安昊宇等企业的成功案例揭示了一个硬道理:唯有把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用高附加值赢得市场,才能在红海中立于不败之地。低端产能的水分必须挤掉,让资源向高精尖聚集。

智能化是核心引擎。推动AI、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钢铁生产全流程深度融合,实现从“经验炼钢”到“智慧炼钢”的跃迁。这不仅是降本增效的工具,更是重塑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甚至商业模式的关键。

绿色化是转型底色。欧盟碳关税等“绿色壁垒”倒逼之下,早转早主动,晚转就被动。无论是工艺革新、能源供应结构优化,还是厂区环境综合治理,绿色低碳转型都在同步提升企业的环境效益、成本优势和社会形象。

从规模扩张到以质取胜,从机器轰鸣到数智赋能,从烟尘滚滚到绿意盎然——山东钢铁产业的这场“淬炼”,正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书写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标杆答卷”。它有力证明:传统不等于过时,关键在于能否拥抱变革,浴火重生。

钢铁的转型,只是一个缩影。齐鲁大地上,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同样在新技术、新理念的驱动下加速蜕变。

未来,传统产业不仅不会落后,反而能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凭借深厚的产业底蕴和无限的创新活力,持续领跑,不断擦亮“中国制造”这张“国际名片”。

(大众新闻记者 李子路 刘兵)

[来源:大众新闻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07 00:50
· 来源 ·
大众新闻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