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十四五”山东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原标题:无论上天入地下海,都有全球领先科研成果

“不管是上天、入地还是下海,山东都有全球最领先的科研成果,不仅为科技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山东贡献。”在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介绍,山东“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目标圆满完成,科技创新实力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科技创新对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十四五”以来,山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东累计实施600余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持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一批国际首创、全国首个标志性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发电,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发射升空,世界在建工程最大直径盾构机“山河号”顺利穿隧,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出港运行,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研制成功……“面向‘十五五’,我省将进一步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越来越多领域实现并跑、领跑,加速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孙海生说。

省级财政科技发展资金连续保持高位投入,“十四五”期间带动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2597.3亿元,连续四年增量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长1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超出规划目标0.04个百分点,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快重构,战略科技力量加速形成。优化重组基础研究平台,获批国家实验室1家,崂山实验室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36家,其中地方主管口径的16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布局省实验室11家、省重点实验室328家,“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基本建成。积极承接“国之重器”落地山东,国家“十四五”布局的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步建设,新建数量占全国的1/7。高标准建设了山东能源研究院、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全省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从1.8万家扩增到5万家、居全国第三,较“十三五”末增长175%;高新技术企业从1.4万家跃升到3.5万家、居全国第四,较“十三五”末增长150%。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5.31%,超出“十四五”规划目标5.31个百分点,较“十三五”末提高10.21个百分点。

“支持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当主角。”省科技厅副厅长梁恺龙说,企业处于生产第一线,对市场需求最敏感,对创新的需求最强烈。“十四五”以来,省科技厅牵头制定了《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0%以上由企业牵头承担,在省重点实验室重组过程中,企业参与平台比例提高到92.7%以上。今年颁发的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中,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企业牵头或参与比例达到84.7%。

同时,面向人民群众需求开展科研攻关,科技惠民扎实推进。“十四五”以来我省新获批1类新药9个,相较“十三五”时期只有1个,实现巨大突破。持续实施农业良种工程,累计培育动植物新品种2100余个,“济麦44”“齐黄34”等一批新品种刷新全国高产纪录。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4%、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

记者 王亚楠 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22 00:27
· 来源 ·
大众日报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