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报考门槛和录取要求双双提高 “特长升学”还走得通吗?

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3月,“艺考”是教育人最关注的话题。长久以来,以“艺考”为代表的特长考试也一直被称作“升学捷径”,毕竟这类考生在高考时可以以较低的文化课成绩升入更优质的高校,着实令人羡慕。一个月前,教育部同天发布了关于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试的指导意见,这对于有意向通过特长升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消息。从两份指导意见看,艺术生和体育生面临着报考门口提高、录取要求提高的“双高”变化。是坚持“特长升学”,拼一把“摸高”,还是彻底放弃专攻文化课,这道选择题提前几年摆在了学生和家长的面前。

特长升学:报考门槛高了录取要求也高了

9月24日,教育部同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两份文件,文件里提到的考试时间节点和招生考试的变化像是在家长和考生紧绷的弦上重重拨了一下。凭特长考学,这一原本被当作升学捷径的路还能不能走得通,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盘算。

在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考试方面,报名门槛、文化成绩以及专业选择上都有了诸多变化。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接受国家二级运动员报考高水平运动员,但从2024年起,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同时,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高水平运动队录取学生中,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招生高校相关专业在生源省份录取分数线下20分的学生,可申请就读相应的普通专业;其余学生限定就读体育学类专业,原则上不得转到其他类专业就读。

而从2027年起,报考高水平运动员的门槛进一步提高,考生不仅要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准,而且还要在近三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才可以报考。

在艺术类专业招生方面,近年来逐步规范和严格的“艺考”已经让许多家长和考生感受到了“捷径”不再容易,艺术类专业的招生录取办法将进一步完善,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而到2024年,要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对于生源极少或考试组织确有困难的个别专业,可通过省际间联合组织或“考评分离”等方式实施。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从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均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与此同时,竞争同样激烈的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家长先犹豫了:练不练都不甘心

“要不要让孩子继续练游泳?”这个问题秦女士已经想了很长时间。几个月前,朋友家的孩子凭着出色的游泳成绩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这一消息成为秦女士和女儿坚持训练的巨大动力。但随着最新高水平运动员考试招生通知的发布,靠体育成绩上好大学这条路还能不能走得通,秦女士也说不准了。

秦女士的女儿上小学时开始学游泳,后来参加了俱乐部,开始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也拿过一些奖项。今年孩子上了初中,但为了保证训练,下午的课经常需要请假。“队里很多孩子都是这样,上午在学校上学,下午来练游泳,晚上回家再补习、写作业。训练练完水里的,还要去健身房练体能,有时候累得头都抬不起了。”秦女士说,女儿现在的成绩已经达到了国际二级运动员的水准,按照之前的打算她希望女儿能凭借游泳特长考上好高中,然后在高中阶段的比赛中取得好名次,在高考时获得高水平运动员的报考资格,上一个好大学。

“我们一开始就没想走专业道路,但是练到现在了,孩子也吃了很多苦,放弃又有些不甘心。”秦女士算了算时间,如果女儿想要以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份报考大学,必须要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并且还要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业余运动员都能拿全国前八,还要那些专业运动员干嘛?”

除了专业成绩,秦女士也在担心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虽然如今孩子的成绩不错,半天的游泳训练并没有耽误在学校的考试成绩。但随着年级升高,课程难度和考试压力都在增多,如今这样只上半天课肯定是不行的,“我怕孩子练到最后专业成绩上去了,文化课却掉下来,更害怕练了半天,两样都是半吊子。”

捷径不容易:有人“摸高”失败也有人两手皆空

很长一段时间里,以“艺考”为代表的特长生招生都被视为“升学捷径”,但真正参与过的人却知道这条路有多么不容易。

“我从高一开始准备高水平艺术团,当时还住校,就每周末回家练琴。到了高三上学期的时候就每天回家练琴,反反复复就练一首曲子,结果最后在初试就被刷下来了。”回想起自己当年参加清华大学高水平艺术团考试的经历,张瑜说这就是业余选手的“巅峰对决”。张瑜的钢琴十级是优秀等级,这在琴童当中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但到了高水平艺术团的考场上,这样的成绩还是完全不够看。“当时也是希望能通过特长去够一够顶尖大学,但练琴占了我很多精力,对那段时间的文化课复习也有影响。”在张瑜看来,高水平艺术团只适合专业课和文化课都非常出色的学生,如果只是想“够一够”,被录取的可能是不太大的。

林琳现在是一名培训机构的老师,每年“艺考”结束后,她所在的机构都会迎来一个报班小高潮,来的全都艺考生,报的也都是一对一课程。“他们落下的文化课太多了,学校里的复习节奏不适合他们,只能在外面学。要不然之前费劲考出来的专业合格证都白费了,甚至有的学生是连艺考都没过,再回过头来抓文化课。”林琳说,艺术生的升学路真的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容易,而且越好的艺术类院校对学生文化课的要求越高,每年都有艺考生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够而与心仪的大学擦肩而过的。

无论是艺考生还是体育生,能坚持到最后付出的不仅是精力,还有数额不小的财力。“举个例子,我参加特长生考试的剧目是桃李杯金奖作品《爱莲说》,那身服装就要小一千,其他的费用就可想而知了。”林琳说,专业课集训的学费都是数万元起步,文化课补习也一样不便宜,再加上考试期间的报名、置装、交通、住宿等费用,算下来着实花费不菲。

专家解读新政:招来好学生才能带动好教育

艺术类专业与高水平运动员招考进行改革,新政策的出台不意味着阻塞了有一技之长学生的升学路。比如,对体育特长生来说,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以外,相关高校每年还通过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其他体育学类专业招生、优秀运动员保送等多种渠道招生,近年来每年合计录取学生超过10万人。

与普通类考生来说,艺术类、体育类的录取分数确实低一些,但随着报考门槛和录取要求的提高,无论是专业课考试还是文化课考试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对于想通过“速成”换取升学捷径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相反,对于真正热爱艺术和体育并拥有扎实基本功的考生来说,靠特长升学的道路反而是更加清朗了。

青岛一所高中艺术班的班主任认为,对于原本专业和文化课都拔尖的学生来说,无论招考政策如何变化,对他们的影响都是不大的,但对于有一方面偏科或者两者水平都平平的学生来说,新的政策还有一定冲击的,一些专业课“擦边”过的学生未来可能就需要在文化课上下更多的工夫,希望能在按比例折算成绩时靠文化课成绩“逆袭”。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解读《指导意见》认为,高校教育事业特别是艺术类院校的发展,关键之一就是生源选拔,而高质量的生源选拔,核心就是促进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与优秀人才选拔机制的有机统一。近两年,上海戏剧学院努力探索具有“上戏特色”的新的艺术人才选拔模式和录取方式,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精准设计招考办法和录取标准。比如,学校艺术管理、戏剧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等5个专业已全部取消校考,按普通高考录取;凡省级统考涵盖的专业均采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报考依据,美术类专业采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初选条件;保留校考的表演类、导演类专业初试均在线上进行,尽可能减少现场校考规模。所有专业总体上提高文化成绩的录取权重。同时,试行优质生源“绿色通道”,通过建立获奖作品审核机制(舞蹈表演类)、拔尖戏曲表演人才扶持机制等,使专业能力突出的考生脱颖而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表示,艺术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支持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一所学校的育人工作,从招生环节便已启动;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特色,从招生环节即可显见。《指导意见》的发布意义为全国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提供了标尺,让各个院校招生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有据可查、有理可依。“招来好学生,带动好教育”是激发整个教学过程升华的催化剂,也是艺术类学科保持良性发展的重要原因。  信网首席记者  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亚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1 10/26 16:04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于晓
· 责编 ·
亚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