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城市,青岛的民营经济发展实践具有典型意义。
民营经济是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在青岛,民营经济正逐步成为稳外贸的“压舱石”,拉动投资的“助推器”,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中展现了不可替代的硬核力量。特别是在就业吸纳方面,民营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就业吸纳能力增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民营经济作为青岛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就业、促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青岛民营企业为大量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通过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了劳动力市场的多样化发展。
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32.5万人,同比增长2.6%,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的比重为87.6%。这一数据表明,民营经济继续发挥就业吸纳的主渠道作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青岛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扶持民营企业和创业。例如,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按照用人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补贴;为招用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鼓励和引导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就业结构的优化和就业质量的提升。
创新驱动发展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青岛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经济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企业在加强自主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推动高端制造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推动产品和服务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截至目前,青岛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355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17家、“小巨人”企业累计216家,优质中小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
青岛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方面积极贡献力量,尤其是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环保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青岛的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在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技术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提升了整体产业链的竞争力。与此同时,青岛还大力推动民营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与交流,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生态加速构建
在2024年,青岛新增民营上市公司1家,新增民营新三板挂牌公司3家。截至目前,青岛实有民营境内外上市公司51家,占全市上市公司比重的59%。4家企业入选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较上年度增加0.8%,3家企业入选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较上年度增加2家,2家企业入选2024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占全省入选数量的40%。45家民营企业入围2024山东民营企业200强,高居全省第一位;其中,17家企业位列前100位,较上年度增加1家,实现五年五连增。评选公布198家青岛市民营领军标杆企业,入选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据介绍,市民营经济局将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加快构建“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面释放政策效能,稳定预期、激发活力,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稳步增长。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青岛的民营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创新能力。
未来,青岛将继续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创新环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潜力。通过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集群,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信网评论员 陆云琦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