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7个市级海洋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即墨区绘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高质量项目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青岛市即墨区牢牢树立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的鲜明导向,聚焦“4+3+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构建起新兴产业聚链成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产业破土萌发的海洋产业格局。目前,27个市级海洋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新兴产业崛起,锻造海洋经济新支柱

在新兴海洋产业领域,即墨区多个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招商工业集团与华通集团签订青岛造船厂投资协议,双方在品牌、规模、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近日,招商工业青岛船厂换新启航,成功交付为挪威 SeaTanker 公司建造的8200DWT系列散货船首制船。作为招商工业第九大基地,青岛船厂将布局建造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三大主力船型,加速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主力商船建造基地。

海之林公司则聚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升级,该公司作为国内首家获得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CEP 认证)的企业,投资建设符合欧洲医药级标准的医药车间及新型、特型海藻酸盐生产线,目前部分生产车间已实现主体封顶。项目建成后,年产海藻酸盐将达2000吨,公司将凭借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序列,在产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为褐藻行业提供创新性工艺技术支持,助力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开拓国际医药市场。

传统产业焕新,激活海洋经济新活力

即墨区推动传统海洋产业迭代升级,一批标杆性项目加快落地。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全面开展基坑支护工程,该项目由国家文物局与青岛市政府共同建设,坐落于即墨区蓝谷核心区,是全国唯一的水下考古博物馆,也是山东省首家 “国字号” 央地共建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教育、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填补国家级水下遗产展示平台的空白,成为即墨海洋旅游的新地标。

女岛港升级改造稳步推进,已建成2个5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年吞吐量达100万吨。当前,港口配套的货物查验平台、仓库、堆场、办公楼等设施正在有序建设,预计明年2月迎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验收。港口正式对外开放后,将有力服务女岛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发展,满足港区周边汉缆、宝鉴等企业的运输需求,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便捷高效的海上通道。

未来产业蓄势,抢占海洋经济新赛道

着眼深海事业发展,即墨区布局未来海洋产业项目,助力海洋经济向高端化迈进。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关键部件升级换装项目顺利推进,通过开展电源动力、推进、液压、电气、观通等关键部件的技术能力提升和系统研制,实现蛟龙号节能减耗、实用性作业能力提升及部件国产化替代,进一步提高整体作业效能。后续,升级后的蛟龙号将在海山、海沟等典型深海环境开展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研究,为深海探索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即墨区将持续坚持 “项目为王” 导向,聚焦海洋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洋信息等重点产业方向,抓实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投产全流程各环节,强化要素服务保障,以高质量项目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贡献即墨力量 。文/记者 谷正原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22 22:02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谷正原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