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云南电网职工遭普融花暴力催收 单位同事领导频收诅咒短信

王先生同事收到的催收短信。(来源:受访者)

信网/信号新闻10月14日讯  收到同事转发的催收人员诅咒父母的短信后,王先生彻底愤怒了。在云南电网某供电局工作的王先生告诉信号新闻(0532-80889431),他2023年的一笔网贷逾期欠款,在多次表达还款意愿并提出分期计划、部分还款的前提下,仍被要求一次性结清。今年5月份以来,其所供职的云南电网某供电局领导和同事频繁收到催收机构的短信,内容涉及侮辱贬损王先生人格,诅咒其父母等。此举令王先生正常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干扰。目前,他已计划诉诸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讯录被爆后,同事收到诅咒短信

王先生是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某供电局的职工,今年5月份以来,他和他的同事、领导频繁收到网贷催收人员发来的短信,内容中包含侮辱、诅咒的内容,对其正常工作造成极大干扰。从王先生向信号新闻提供的短信截图来看,涉事催收号码涉及山西运城、福建福州、四川成都等地。短信内容包括:“王某某在外面坑蒙拐骗,欠钱不还,不知道是不是****,**一个”、“王某某经济出现危机,现无能力**父母,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相当多的内容均涉及贬损人格,诅咒王先生的父母。

这一切的起因就是他在“普融花”平台贷了款,发送短信的第三方催收人员,也曾在电话中明确承认自己“受普融花委托”。官方网站介绍,“普融花”是由北京君航微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移动借贷产品智选APP。据王先生介绍,2023年初他通过“普融花”平台一次性借款14000元,逾期前他曾按期还款数千元。但是,后续由于经济方面原因,截至目前已逾期超两年。期间,催收机构告知他,截至2025年9月,他连本带息共需偿还20980元,若他能一次性结清则可减免利息,减免后需还款14900余元。沟通过程中,王先生提出是否可以分期,催收人员多次拒绝了这一请求,坚持“一次性结清”才能停催,双方协商陷入僵局。

让王先生无法接受的是,逾期期间,他曾主动陆续还款3300元,可当他向“普融花”平台核实还款记录时,却被告知这些款项均被计入“罚息”,未抵扣本金或正常利息。“我多次拨打平台客服电话沟通,对方要么以‘需核实’为由拖延,要么坚持‘罚息不可减免’,完全不考虑实际还款能力和意愿,这根本算不上协商。”王先生说。

当事人保留证据 将依法维权

王先生表示,自己目前无任何存款,但在单位领导的要求下,他只得向家人东拼西借,最终于9月25日一次性偿还了全部欠款,共计14902.91元,收款方为“普融花”平台的运营方北京君航微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面对持续数月的催收骚扰,王先生并未选择妥协,而是完整留存了关键证据,包括近5个月的催收电话录音、所有侮辱性短信截图,以及与平台客服的沟通记录。他明确表示,“对于催收机构和平台的违法行径,我绝不会忍,维权会一直进行下去。”

目前,王先生初步计划以“侵犯隐私权、名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平台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名誉损失。“催收把我和家人折磨得精神紧张,同事们的议论也让我压力很大,必须讨个说法。”王先生说。

为核实情况,信号新闻联系了“普融花”平台。平台客服起初以“非借款人本人”为由,直接拒绝介入调查。在提供王先生的身份证信息后,对方又表示“查不到该笔贷款”,理由是“对已结清债务,无法展开调查”,此后也未收到“普融花”平台的任何答复。

“普融花”被多次通报 侮辱性催收涉嫌多项违法

目前,王先生已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了北京君航微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信号新闻从黑猫投诉平台获悉,此前“普融花”平台就多次被用户投诉存在“爆通讯录”、“辱骂借款人家人”等问题。此外,“普融花”平台也曾多次因软件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个人信息;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等问题被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通报。

针对王先生遭遇的情况,信号新闻咨询了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刘国建律师,刘律师指出催收机构在能联系到债务人本人的情况下“爆通讯录”,向无关第三方(同事、领导)泄露其欠款信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个人金融信息保密的规定。其次,发送侮辱、虚假短信,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可能面临拘留或罚款。

刘律师进一步指出,实践中部分网贷平台常以“催收由第三方公司负责”为由推脱责任,但根据相关规定,平台对第三方催收机构的行为负有监督义务,若明知第三方存在不当催收行为却未制止,需承担连带责任。他建议,债务人遭遇类似情况时,除保留证据外,可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固定侵权事实,为后续维权奠定基础。(谷正原)

王先生领导收到的催收短信。(来源:受访者)

王先生还款记录。(来源:受访者)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14 11:21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谷正原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