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信号新闻10月17日讯 (记者 徐基峰 顾青青)一次普通的哈啰电助力车通勤,造成了厦门一所高校的博士生小李右腿严重骨折,甚至要远赴上海求医治疗。小李怎么也想不到,那辆哈啰校园电助力车竟然会在骑行时突然自动断电落锁,这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车辆重重压在了小李右腿上。目前,小李已经花费数万元,学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哈啰方面虽然认可意外是由于车辆问题导致的,但双方在赔偿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电助力车突然断电落锁 骑车人右腿骨折韧带断裂
小李向信号新闻(0532-80889431)回忆,6月5日下午,他从学校东门扫了哈啰校园助力车,准备骑车去实验室。在距离实验室大约100米的地方,这辆车突然自己断电落锁,失去平衡的小李一下子被摔倒在地,无法起身。事后通过订单得知,小李此次骑行2.2公里,用时9分6秒,平均时速约24.4公里。
事故发生后,同学把他送到医院,初步诊断为“右腿胫骨平台右侧小碎片骨折”。之后小李又辗转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断结果显示其右胫骨平台骨折外侧撕脱骨折、膝关节前十字韧带完全断裂、膝外侧半月板撕裂。
6月25日,小李在上海接受了清创固定骨碎片、自体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缝合等手术,而这只是治疗的开始。“医生说做手术只是第一步,后续要继续做康复治疗,如果不做,可能一辈子没法做剧烈运动。”小李说,自己在上海找了专业的运动康复老师,康复训练收费不菲,一节课就要800元,自己上了10节课之后就暂停了。“一方面是价格,另一方面我还得回学校做实验,要不然影响毕业。”
如今,小李只能靠康复老师的远程指导做训练,不仅进度慢了很多,而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现在走路还瘸着,短时间走路还行,时间一长就容易肿。受伤之前,脚后跟能贴到屁股,弯曲度能有160度-170度,现在只有100度-110度。医生说,如果半年之内无法达到140度,增生组织长牢后,只能通过二次手术切开受限组织。”
治疗已花费数万元 伤者至今未获得赔偿
摔倒受伤后,小李报了警。受伤后的第二天,小李的女朋友从交警方面拿到了事故责任认定书,上面写着“骑车人未确保安全,造成人员轻微伤受损,骑车人负事故全部责任”,但认定书未提及所骑车辆为哈啰校园助力车。“我了解过类似案例,责任认定书必须写清车辆信息,不然没法固定证据。”小李也向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交警大队申请了道路交通事故复核申请书,目前还没有结果。
除此之外,小李与哈啰的协商同样不顺利。“哈啰一直跟我联系着,也承认是车的问题,但具体怎么赔偿,我们没达成一致。”小李透露,哈啰想要一次性赔偿解决问题,但自己面临着后续取钢钉、复查以及康复的费用,这些无法预估,“仅到现在,我治疗的医药费、医疗器械、康复治疗就花了大约4万,这还没加上在上海治疗时候的往返路费、房租。”
哈啰承认涉事车辆存在问题 原因说法不一
如今,小李表示已放弃协商,着手准备起诉,可缺少事故责任认定书和车辆检测报告,让诉讼流程难以推进。加之根据规定,伤残鉴定需在出院半年后才能做,更让他陷入了两难。
10月16日,信号新闻联系到了哈啰的学校区域负责人,他承认小李摔倒受伤是因为哈啰车辆的故障:“我们这边查询结果是断电,因车辆老化导致自动断电,术语就是‘断电故障’,但具体为何突然断电不清楚,只知道是车辆故障导致断电,以前没发生过这样的事。”
该负责人表示,哈啰总部也一直在跟进赔偿事宜,但由于保险只能申请一次,所以公司希望是能一次性赔付完成,“我们和学生协商过好几次,建议学生等康复治疗完、做完伤残鉴定后一次性核算费用,但学生考虑到后续康复、取钢钉这些费用,双方未达成一致。”
当天晚上,哈啰山东地区公关工作人员又给出另外的说法,表示车辆故障源于刹车问题。小李说,他并不认可这一说法,“当时车速不快,我没碰过刹车,而且要是刹车问题,也不会导致断电。”
律师认为平台有义务提供相关数据
针对小李的维权困境,北京浩天(青岛)律师事务所刘乔乔律师从法律层面分析指出,交通事故认定中,专业机构可通过技术手段鉴定“是车辆自身故障还是人为操作不当”,但需依赖车辆后台数据等关键证据。若后续交警部门无法确认责任,当事人可通过诉讼途径,要求法院裁定责任归属。
刘乔乔律师特别强调,哈啰作为助力车运营方,掌握车辆行车轨迹、系统操作记录等后台数据,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平台有义务提供相关数据以证明“非车辆系统问题导致事故”,而非仅靠口头表述否认责任。若哈啰拒绝提供后台数据,法院可据此作出对其不利的推定。此外,若交警最终出具明确责任认定书,确认哈啰方存在责任,案件事实认定将更清晰,当事人的赔偿主张也更易得到支持。
延伸:自动落锁或与平台“一码多车”乱象有关
据媒体公开报道,近期多地用户反映,骑行共享单车时遭遇车辆突然自动关锁急停,导致摔倒受伤。面对投诉,部分涉事平台称未排查出技术缺陷,推测原因包括 “用户未关闭开关锁页面,误触还车按钮”“骑行他人未落锁车辆,前用户后续关锁”等。
但媒体实测与业内人士均否定了这类说法。测试多个平台发现,骑行中点击还车按钮,系统会提示“车辆仍在移动,请静止后还车”,无法锁车;慢速推行时也会提示 “未停稳,关锁失败”,仅车辆完全静止时才能完成操作。某共享单车运营负责人直言:“只要车辆在动,怎么还都还不了,骑行中误触或后台操作都无法还车。”
业内人士还表示,共享单车“远程落锁” 条件严格:系统会划定运营区域,超出区域仅断助力不锁车;仅当 1 小时内通过中控、GPS、信号检测均判定车辆静止,才会触发后台锁车。不过,也存在故障风险,“若中控损坏、信号丢失,系统误判车辆静止,可能导致骑行中自动锁车。”
此外,有媒体指出,自动落锁或与平台“一码多车”乱象有关。部分平台为抢占市场超量投放车辆,规避监管未按“一车一码”备案,导致多车共用一码。武汉市城管部门8月抽查发现,一辆车短时间内出现在几十公里外的不同区域,坐实 “一码多车”问题,涉事企业已承认。城管工作人员表示,这一乱象不仅造成交通拥堵、乱停乱放,还易引发系统订单识别混乱,误判骑行状态触发远程关锁,威胁骑行人安全。目前,武汉多部门已督促企业回收超量车辆10万余辆。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