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新卓路社区“卓源同新”服务续航 帮高龄老人入户解决“头等大事”

黄佳峰叮嘱老人用电安全事项。(来源:信网)

信网11月27日讯 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辖区内的老人们感受到贴心关怀,11月25日上午,崂山区中韩街道新卓路社区组织力量,为出行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理发和家庭电路检修服务,给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丝暖意。

网格员发动联络网 顺利解决“小插曲”

上午9点,志愿者黄佳峰和于新基在新卓路社区网格员张珊的带领下来到刘先生家门口。在去的路上,张珊介绍了刘先生家的情况:“这家住着两位老人,老两口一位88岁,一位91岁,都是高寿,大叔听说咱们要来特别高兴。”这时却出现了小插曲,网格员和志愿者在刘先生家门口敲门,却无人应答。张珊随后拨打了刘先生家里的座机,刘先生的老伴王女士接了电话,但张珊与王女士电话沟通了五分钟,老人也并未开门。电话中,网格员大概了解到,刘先生一早出门,此时只有王女士在家,王女士看到门外有陌生人,因此不敢开门。志愿者此时犯了难,是继续在门口等刘先生回家,还是先去其他老人家里?张珊却没被难住,她告诉记者:“老人的孩子也住咱小区。”随后,张珊让同事帮忙联系上老人的儿媳赵女士,赵女士没一会就赶来开了门。

记者惊讶于张珊解决问题的效率,张珊却认为这是常规流程:“我们社区前期对辖区内的每家每户都做了摸排走访,把整个社区划分了网格,网格员对自己网格的居民情况都很了解。刘先生全家都住在这个小区,虽然他孩子不在我负责的网格,但是网格员之间是联动的,一旦出现什么情况,就能迅速解决。”

刘先生理完发后,情绪非常激动,多次向志愿者表达感谢,并跟张珊反复说“现在真是好了,这么多人做好事,谢谢你们想着我。”

入户新手和入户“老人”配合默契

黄佳峰来自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崂山巴士第一分公司志愿者团队,参加公益活动将近两年时间,见证了团队的从无到有。最初团队只有他一位志愿者,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越来越多同事加入进来,团队的服务项目日渐丰富,除了黄佳峰擅长的小家电维修外,又增加了理发、磨刀等服务,已经成为一支“哪里需要去哪里”的成熟团队。此次是黄佳峰第一次入户服务,他感触颇深:“我以前只参加过志愿服务大集,这次入户感觉很不一样,以前接触的居民都是带着东西来修,但是入户面对的都是出行不方便的老人,我感觉他们更需要我们。一开始去的那户老人家,入户火线松了,接触的地方出现了发黑的迹象,如果不修继续使用,就容易烧了电器,能为老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我还挺高兴的。”

于新基也有相同感慨,作为入户“老人”,他的服务足迹遍布市内各区。于新基是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北巴士第五分公司的驾驶员,活动当天,他早上5点50分发车,跑完早班之后赶赴入户的老人家,活动结束后还要赶回位于市北区的场站,12点继续发车,完成当日的里程。记者问于新基这样忙碌的一天累不累,于新基愣了一下,似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随即笑道:“既然选择当志愿者,就没什么累不累的,需要入户服务的老人,往往是最需要我们的老人,碰巧我有这门手艺,只要老人不嫌弃就行。”

据悉,新卓路社区成立于2024年底,下辖桃源居和恩马墅院两个小区,有居民一千余户。在经过两轮摸排走访后,除了解基本情况外,社区还记录并整理了居民的实际需求,随后积极联络社会各界力量,成立了包括“卓源同新”在内的多个服务品牌,从不同着力点发力,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力求满足居民的微心愿,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归属感。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效能,推动熟人社区的建立进程,在群众当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记者 唐婷)

于新基为老人理发。(来源:信网)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转载请联系信网获取授权(邮箱:news@qdxin.cn),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27 10:48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唐婷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