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聚焦网络实名制:信息会泄露?言论自由受限吗?

2017-06-01 09:59:27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可可

 原标题:聚焦网络实名制:信息会泄露? 言论自由受限吗?

点击进入下一页

插画:人民视觉

“应国家法律要求,6月1日起使用互联网服务需进行账号实名。为保障百度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号实名验证。”近日,百度发布的一则讯息引起热议。

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5月,网信办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服务,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否则不能得到相关服务。

曾经,互联网的虚拟隐蔽性给管理出了很大的“难题”,不良信息的泛滥,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互联网实名制的推行,便于对不良信息发布者追责,也可以对网民产生责任约束。

互联网实名制是大势所趋,网民们却有些忧心忡忡:会不会增加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监管的步伐能不能跟得上?是否会限制网民们表达观点的自由?消除网民疑虑,让实名制真正成为互联网秩序走向规范的“助推器”,互联网平台及相关管理部门义不容辞。

1问

信息泄露风险会增加吗?

据今年3月360补天漏洞相应平台发布的《2016年网站泄露个人信息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有58.5%的网站漏洞会导致泄露实名信息,62.4%的网站漏洞会泄露行为信息,可能泄露的数量多达42.3亿条和40.1亿条。

互联网实名制一方面可以成为扫除不良信息的“铁扫帚”,另一方面也会让各个互联网平台成为黑客眼中的“肥肉”,增加网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据业内人士介绍,黑客往往通过“扫号撞库”的方式,得到用户在互联网平台的注册信息并卖给不法分子,而不少平台还缺乏对这种“撞库攻击”的有效防御措施。

实名制让网民们以真面目示人,如何为他们撑起个人信息的“保护伞”?

目前,各大互联网平台陆续从技术和监管两方面完善自己的防御系统,防止黑客攻击导致用户信息泄露。据了解,某互联网购物平台已成立安全团队,以网络安全攻击的安全风险发现识别为基础,发现内部网络高级别持续性威胁,挖掘与检测针对买家与商家的钓鱼网站,并及时处理。

国家有关部门也陆续出台各项法规,保障互联网用户信息安全。“我国《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侵权责任法》及其司法解释等一系列法律规定,都反复强调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由此可见,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和个人数据安全已经被提到了国家最高层面,对个人信息的使用、采集等都需要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明确的法律授权。”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建立实名制,实际上可以加强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