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韩正式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后,中韩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日前,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与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携手开展了第十一届“2015外国人投资周(For-eign Investment Week)”活动,记者采访获悉,韩国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吸引外国投资,那么韩国的投资环境到底如何?有什么样的商业机会和投资政策?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韩国与52国签自贸协定
在韩国首尔举行的“2015外国人投资周(Foreign InvestmentWeek)”活动,韩国产业部贸易投资室长李仁浩介绍:“韩中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将提供对韩投资最佳的机会,成为以韩国为据点进军世界市场的海外进出型投资的契机。”
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官员具体阐述了投资韩国的几大优势:便利的地理位置、出色的商务环境、强大的FTA 网络以及政府对外商投资的大力支持。从地理位置来看,从韩国出发,飞行距离在4小时以内,可达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有147座,可以对全世界39亿人口展开业务,特别与北京、上海等中国一线城市相毗邻,占据了开拓中国市场的最佳地理位置。另外,韩国对于高新产业研发投入大,拥有非常专业化的高水平尖端产业人才,具有较好的宜商环境。
过去十多年来,韩国已经从FTA的“边缘国家”跻身为“关键国家”,到目前为止,韩国已经与52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FTA签约 国的 GDP总和占到全球的73.5%,也是唯一与美国、欧盟、中国三大经济体签订FTA的亚洲国家,这也是韩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最大优势。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于觊觎庞大的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来说,通过投资韩国,产品打上了“韩国制造”的标签,再出口到中国,产品消除了贸易壁垒,无疑将更有竞争优势。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负责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官员表示,过去,韩国外国投资者主要看中的是韩国本土市场。现在,韩国政府正着力使韩国成为通往全球市场的枢纽,这将成为吸引外国投资者的重要利好因素。
中企提前瞄准新商机
随着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签署,中国对韩投资迎来了比较大的增长。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相关人士介绍,截至2014年底,中国对韩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累计达到了24.5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继美、日之后,韩国的第三大外资来源国。而仅仅去年一年,申报投资额就达到了12亿美元,可谓增长迅猛。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对韩投资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以往以房地产行业为主,如今,包括影视、手游、农业、可再生资源、金融等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吸金点。
“中国企业可通过投资韩国,再返回中国市场,或通过韩国这一跳板进军全球市场。”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官员表示,中国企业可通过进军韩国市场,灵活运用“韩国制造”、FTA 关税优惠政策等有利因素,再次打入中国市场。加上韩国与美国、欧洲等52个国家签署了FTA,中国企业可以利用韩国这一优势更好地打入全球市场。
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在青岛创业的葛芳芳就抓住了这一机会,她跟几个小伙伴一起创立了一家销售韩国柚子茶的公司,“我们的生产厂家就在韩国,如果关税优惠政策正式落实后,我们的利润可能会更高一些,而让利给消费者一部分,青岛的消费者也可以喝到质量高又更便宜的柚子茶。”
李红卫是安徽东宝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公司已经签订了在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投资设厂的意向书。“目前我们的一些高端食品在韩国销路很好,我们希望通过在韩国设食品加工厂,将这些高端产品再重新出口到国内去,享受FTA带来的贸易便利和优惠。”李红卫说。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