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银行理财收益率超5%罕见 投资者热情不降反升

2016-04-07 08:41:57
责任编辑:亚麦

清明后银行理财收益少见5%

投资者热情不降反升

清明前后,记者从多家银行数据看到 ,4月初理财产品表现平淡,高收益产品主要以结构性产品为主。理财产品的收益大部分已经破四,市面上已经很少出现收益5% 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低 ,但是,市民对于银行理财的投资热情依然不减。

银行理财收益还将下调

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2016年3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9%,较2月份下跌0.19个百分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从2014年初开启下降模式,接连跌破5%、4%临界点,3月份也是近年来银行理财收益率首次“破4”。

清明节过后,记者走访了多家银行看到,虽然各家银行都在门口的显示屏上、大厅的展示板上推广自己的理财产品,但是预期年化收益率实在乏善可陈,基本在3%和4.5%之间,4.5%以上的非常罕见,能达到5%的产品基本绝迹。

在上个季度的最后一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有个小幅度的回升,根据银率网统计,上周(2016年3月26日至2016年4月1日)全国范围内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小幅回升,尤其是国有大行和农商行的收益率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将平均收益拉高到4.05%,比之前一周上升0.04个百分点,产品平均投资期限为128天。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短暂的反弹企稳不可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行理财收益依然处于下行通道之中。

对于理财产品的走势,资深业内人士称,多数产品的短期收益率或将保持稳定,一些中长期产品甚至可能走高。但总体看,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会呈缓慢下行态势。

市民投资热情高

目前这个阶段,各种投资渠道的赚钱效益都不明显,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反而更容易受到青睐。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推销银行理财产品,市民对于稳健的银行理财也是比较认可。

“现在投资什么都有风险,攒点钱也不容易,放到其他地方不放心,还是买银行理财产品比较放心。”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收益下降并非银行理财一种产品,而是几乎所有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收益都在下降,对于不愿意提高理财风险的投资者而言并不会因此就不买银行理财了。

“市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我们的理财产品有一个月、三个月、半年期、一年期的,收益也各不相同。收益与起售金额成正比,起售金额越高的,收益率也就相应越高。”在市区一家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银行客户经理李经理表示,银行需要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来吸收存款,减轻存贷比的压力。“投资起点较高的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大资金客户。”

混搭提高收益水平

不同类型银行发行的产品收益差异较大,融360数据显示,3月份城商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9%,股份制银行为3.93%,农商行为3.82%,国有银行为3.35%,城商行的收益率比国有行高出0.83个百分点。此外,这里所说的收益率指的是所有收益类型的产品,其中保证收益类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18%,保本浮动收益类为3.31%,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为4.24%,一般风险等级为PR2的非保本类产品实际上是很安全的,收益达标率在99%以上。所以,如果在城商行购买非保本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在4.5%左右还是很常见的。

青岛某商业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在介绍产品时,会建议投资者搭配着购买,这样总体的收益会提高一些。不少市民也接受这种搭配购买的方式。毕竟现在保本型的收益实在是有点低。

其实银行理财产品也有风险,投资者在选购时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而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购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通常伴随着高风险,市民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实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对投资者来说,从收益和风险相结合的角度考虑,股份制银行和一些大型城商行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仍然可以达到4.5%左右的收益水平,是不错的选择。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张俊达

[编辑:亚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