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5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暨第二十五届“蓝洽会”开幕

信网10月30日讯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10月31日,2025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暨第二十五届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简称“蓝洽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盛大启幕。本届盛会延续“聚才聚力 创赢未来”主题,吸引640余名中外嘉宾参会,24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携技术项目精准对接,现场发布6380个优质岗位需求,全球智力资源在此汇聚,为青岛创新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二十五载铸品牌,从“引才平台”到“智力高地”

历经25年深耕,“蓝洽会”已从区域性交流活动,成长为辐射全球的“国际智力盛会”,成为青岛推进“人才强青”计划的核心载体。25年来,盛会累计发布海外人才岗位超3.1万个,吸引1.6万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落地青岛,59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借助这一平台扎根成长,为城市产业升级筑牢人才根基。

本届“蓝洽会”参会阵容多元且重磅,涵盖海外高层次人才、“留创大赛”获奖选手、外籍专家、来华留学生及归国留学人员等群体。围绕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盛会特别邀请24家留创企业、链主企业、重点单位设展,集中展示青岛人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创新创业成果,直观呈现“产才融合”新图景。

靶向对接结硕果,前沿项目落地激活新质生产力

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青岛自年初便围绕“10+1”产业体系,常态化征集人才引进与科研项目合作需求,通过多渠道即时对接,促成大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

开幕式现场,5个重点项目完成签约,覆盖生物技术、半导体、海洋环境等前沿领域。其中,欧洲科学院院士斯拜罗斯·阿格图斯博士携“微藻室内LED光源兼培养技术平台生产类胡萝卜素”项目,与青岛冥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该项目落地后,有望突破传统生产模式,探索出绿色环保、低成本的类胡萝卜素材料生产新路径,为青岛生物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重点产业海外高层次人才产学研项目洽谈会上,来自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78所世界顶尖高校的海外人才携项目设展,与青岛科研院所、企业现场对接。盛会高效的项目展示对接机制,不仅彰显了青岛的开放包容与创新活力,更助力优秀海外人才与项目“扎根青岛、兴业青岛”。

供需两旺引才智,高薪岗位+全链服务筑巢引凤

在“蓝洽会”智引全球蓝色招聘分会场,204家用人单位抛出“橄榄枝”,638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岗位涵盖多领域。从参会主体看,“多元化、重实体”特征鲜明。129家重点民营企业参会,占比63%,歌尔、达能等行业龙头领衔;34家驻青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占比17%,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等科研力量齐聚;27家国有企业同步亮相,占比1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青岛)研发中心等国企代表助力引才。其二,产业导向精准锚定城市发展重心。本次“蓝洽会”发布的6380个岗位中,95%以上深度对接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其中智能制造领域占比41%,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占比27%,海洋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领域分别占比11%、9%、7%,五大重点领域共同构筑岗位供给核心矩阵。其三,高素养人才需求成主流趋势。岗位类别分布中,工程研发类占比41%,稳居需求首位;生产管理类、科研教育类分别占比26%、18%,技术、管理、科研“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多数用人单位将全球视野、国际化素养作为核心招聘标准,尤其看重跨文化沟通与协作的实战能力,凸显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渴求。其四,岗位薪酬竞争力持续释放。硕士平均年薪区间达11-25万元,博士平均年薪区间为15-50万元;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岗更开出最高60万元年薪。优厚待遇不仅彰显市场主体引才诚意,更传递出青岛“尊重人才、礼遇人才”的坚定态度与城市温度。

为提升对接效率,分会场还设置人力资源测评专区,提供AI面试、智能测评、简历诊断、就业辅导等服务;开通“政策直通车”,邀请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人力资源专家、风投融资机构现场坐班,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落地、技术合作、企业成长等全链条服务,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服务升级留人才,全链培育+文化浸润打造“创业热土”

引才是基础,留才是关键。近年来,青岛持续完善人才配套政策,对“蓝洽会”引进的人才与项目开展跟踪扶持,全力实现“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在“海纳百川”青岛市留学人才全链协同培育推介交流会上,100余名来自海内外高校、重点企业、人力资源及金融机构的代表,围绕海外联合培养、科研项目合作、留学咨询、海外金融服务等议题展开推介。海外留学人才及家长现场互动交流,盛会搭建的“产-学-研-才”对接平台,有效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针对留学人才需求,市人社局联合市教育局,为有留学意向的高中毕业生提供人才档案转接、存放、查询、跟踪等“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其出国前的后顾之忧。

此外,“非遗相遇世界—国际人才畅游非遗市集”活动同步举办,“胶南年画”“手刻铜版画”“传统鲅鱼酱”等16项青岛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国际人才志愿者提供多语言导览,让海内外人才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加深对青岛“宜居宜业”环境的认知。“走进青岛蓝色经济行”活动则邀请海外人才分组参观标杆企业、规划展厅、创新创业园区,实地感受青岛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

千帆竞发势如虹,乘风破浪正当时。依托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与不断完善的服务体系,青岛这座“青春之岛、创业之城”,正以“蓝洽会”为纽带,持续打造人才吸引的“最强磁场”、人才成长的“最优生态”、人才发展的“逐梦港湾”,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汇聚磅礴人才力量。(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31 14:15
· 来源 ·
信网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