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7月1日讯 6月28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联盟和青岛滨海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民间外交学术研讨会在青岛滨海学院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创新民间外交:山东实践与全球视野”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察哈尔学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青岛大学等各校的专家、学者研讨交流。青岛滨海学院常务副校长韩晓萌主持会议开幕式。
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周卫,青岛市委外办一级调研员马立青,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外办主任、区外事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一级调研员董华峰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青岛滨海学院党委书记车滨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相关情况。他说,做好民间外交研究工作,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智慧融入民间外交实践;要发挥民办高校独特优势,打造民间外交特色研究平台。
周卫在讲话中指出,山东省对外友协以国际友城和青少年交流为主要内容,积极搭建民间外交桥梁,创新民间外交实践,推动文明互鉴和务实合作。面对新形势,需深化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下步将联合智库等社会组织共同推动全省民间外交工作新局面。
马立青表示,青岛市委外办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积极探索民间外交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拓展民间外交的广度和深度,讲好青岛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董华峰在致辞中表示,西海岸新区将持续擦亮“忠诚外事”品牌,深化创新民间外交和城市外交实践,为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专家报告环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蔚磊在《区域国别、国际传播、民间外交、外语学科的多重互构》学术报告中指出,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大外语”理念重构学科体系,推动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学、国际传播学深度交叉融合。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力指标体系,打造服务国家对外战略的新型学科集群,实现从单一语言技能培养向战略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
研讨会还邀请了察哈尔学会、礼仪协会的有关专家做了专题报告。
另有7位获奖学者进行了研究分享。学者们主要聚焦“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价值共创”“数字赋能”“现代传播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这些研究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扎实的实证分析和前沿案例研究,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理论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还有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聊城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滨州医学院、潍坊学院、枣庄学院、荷泽学院、青岛黄海学院、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等兄弟院校和“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青岛世界汉学中心、青岛墨子工匠学院等研究机构的领导和学者。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察哈尔学会山东办公室(执行)副主任范磊主持了专家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民间外交研究,打造多学科参与、多方资源共享的专家团队,会议期间,青岛滨海学院首批聘任张蔚磊等7位知名学者为特聘专家。
研讨会还发布了《民间外交研究论文集》,收录论文40余篇,涵盖数字外交、文化传播、区域国别研究等多个领域。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1名及优秀奖多名,并在现场对获奖者进行了表彰。
本次会议作为山东省外事智库联盟年度重要活动,首次实现“政府——高校——智库——国际组织”四方联动,为新时代民间外交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青岛滨海学院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推进区域性民间外交研究高地建设,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贡献“山东智慧”。(通讯员 李伟 记者 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