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1/20 09:17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田野
· 责编 ·
苏青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崔子忠是明末大画家 后人崔寿山是螳螂拳宗师

\

崔子忠是明末大画家

在明末画坛上,有两位人物画家异军突起,格外抢眼,他们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极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南方的陈洪绶和北方的崔子忠,后人称之为“南陈北崔”,而崔子忠正是明末平度人。

现在的人,对崔子忠的了解并不多 ,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此人性格孤傲,不愿意将自己的作品轻易赠人,更不愿意靠作画致富 ,因而流传到后世的作品不多;其二,是因为此人生逢明末乱世,不少作品有可能毁于战火。

尽管如此,崔子忠的画作依然被艺术界追捧,他存世的稀少作品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成为国宝级的文物。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崔子忠和他的后人。

\

崔子忠是明末大画家

崔子忠在世时就蜚声画坛

崔子忠(约1595年~1644年),又名丹,字道母,号青蚓。现存有关崔子忠的资料,成书最早、内容最多的是清初顺治年间周亮工的《因树屋书影》。周氏自称材料引自“王敬哉曰”和“钱虞山曰”。

王敬哉,即王崇简,顺天宛平(北京)人,和崔子忠同是顺天府学的生员。钱虞山 ,即钱谦益,江南常熟人,明末东林党领袖人物,诗文大家。

据《因树屋书影》所记“王敬哉曰”:崔子忠,“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占籍顺天(北京)。年轻时考中秀才,因“为文崛奥”,不合科举八股的要求,参加了几次乡试都未考中,便“弃举子业”。

按照平度文史专家、《平度史话》作者李树的说法,崔子忠中年时即蜚声画坛。当时他住在北京南郊偏僻处一所简陋的小院里,虽是蓬门土壁,但是打扫整理得很整洁。崔子忠的打扮是高冠草履,喜欢种花养鱼。他的妻子布衣疏裳,自得其乐地操持着家;他的两个女儿“亦解诵读”。每当兴致来了的时候,崔子忠展纸挥毫,他的妻子和女儿也都能画上几笔。一家四口共同研讨绘画,其乐融融。他有时也把得意之作赠给少数知己好友,但“庸夫俗子用金帛相购请,虽穷饿,掉头弗顾也”。据此可知崔子忠为人孤高,自甘清贫,景慕和效法的是那些超然尘世之外的古代高人雅士。“当时贵人多折官位与之交,崔皆逃避不顾。”

画史上都说崔子忠“善画人物,规模顾、陆、阎、吴名迹,唐以下不复措手。白描设色能自出新意,与陈洪绶齐名,号南陈北崔”。崔子忠善于表达历史题材,尤其喜欢画文人们的风流韵事,他的《云中玉女图》、《苏轼留带图》、《桐荫博古图》、《临池图》以及罗汉道释等图,都是人物画,《藏云图》即是此类典范,此图以人物为主,衬以山水,其高山大川的描写为刻画人物服务。由画中题识可知此画是为玄胤同宗所作,画中一团云气缭绕,是表现巫山浓云虚幻之处,画面中唐代大诗人李白盘腿端坐四轮椭圆底盘车上,缓缓行于山路中。李白仰首凝视头顶上的云气,神态闲适潇洒;一稚童肩搭绳索,牵引车子,另一稚童肩荷竹杖,作引导状。在具体表现上,其衣纹作颤笔细描,虬折多变,折而不滞,颤而不散,突出了衣服质料的柔软质感和随风飘的动势,气意超迈,神色如生,可谓自成一家。

千金难买崔生画

崔子忠既然画艺高超,求画的人自然趋之若鹜。可他天生是个孤傲之人,轻易并不出卖自己的画作,碰到不懂艺术的人,即使出再多的钱他也不心动,因此有“千金难买崔生画”的说法。放在今天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来看,这种艺术修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李树说,有两则流传的故事能说明他的古怪性格。一则出自钱谦益的著述:崔子忠少年时代的同窗好友宋应亨和宋玫都在崇祯年间考中进士。宋应亨任职吏部文选司时,曾授意一个“应选者”送给崔子忠一千两银子。崔子忠拒绝接受,并对宋应亨说:“你知道我穷,却不拿自己的钱财赠送我,而要我接受‘应选者’的银子。难道你不了解老同学的脾气吗?”宋玫任谏官,屡次向崔子忠求画崔都不给。一天,宋玫把崔子忠请到府中,关上大门,对他说:“今天别怪老同学无理,如果不给我作画,我就不放你回家,不出十天半月,你家里养的鱼、栽的花,就都渴死和枯死了!”崔子忠无奈,只得画了一幅。“画成,别去,坐邻家,使童往取其画,曰‘有树石略简,须增润数笔’”。(画好之后,回到邻居家,让小童去取画,说:“画中的树石不够细致,拿回来再润润色”。)宋玫把画交给来人带回,崔子忠当即撕碎,扬长而去。弄得宋玫哭笑不得,却又奈何不了这位孤傲名高的昔日学友。

崔子忠虽然孤高,但却因为极高的艺术造诣而赢得了不少人的敬重。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孙奇逢的《畿辅人物考》和孙承泽的《畿辅人物志》,都有《崔文学子忠》传,除了略述《因树屋书影》文中所记,还都记了“史可法赠马”的故事。史可法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据说史可法和王崇简、崔子忠都是左光斗任提学御史时拔识的顺天生员,可算是同窗。到崇祯后期 ,史可法已负盛名,而崔子忠却过着贫寒的生活。“一日过其(指崔子忠)舍,见萧然闭户,晨炊不继,乃留所乘马赠之,徒步归”。史可法当然非常了解并敬重这位孤傲清高的老同学。崔子忠则把马卖了四十两银子,“呼朋旧痛饮,一日而尽。”说“这酒是史道邻所赠,清清白白,不是来自‘盗泉的’”。其人其事之豪爽狂放,大都类此。

起义军进京,在家饿死

崔子忠不遗余力地颂扬历史上的隐逸君子,效仿陶渊明之类的孤傲文人,是其人生观的曲折表现,同时亦是明末文人们走投无路、徘徊苦闷的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其本人虽居于“京师”,身居闹市却过着清苦无为的生活,很有隐者之风,可他缺乏陶渊明的生活条件,又不肯寄人篱下,侍奉新主,所以只有饿死。

据《因树屋书影》一书记载,崔子忠死于明朝末年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北京的兵荒马乱之时。性格有些孤僻的崔子忠是与他的夫人一起被困家中,后因饥饿而死去。

崔子忠既死,他的画作就显得更为珍贵。按照清代谈迁在《北游录》书中的记载,他的最得意的一篇作品应该是《洗象图》。书中说:明末清初文坛名人吴梅村曾经得到过一幅崔子忠的《洗象图》。吴氏面对这幅表现明代宫廷在春天洗浴大象盛况的珍贵长卷画作,深深地被长卷上所表现的宏大场面和传神的众多人物震撼了。于是,激动不已的吴梅村在这幅长卷上题了一首长诗。诗中以饱含崇敬的句子吟咏道:“崔生布衣怀纸笔,仰见天街驯象来。”诗中说,崔子忠是在冒着被“金吾”(古代武官名)抓起来的风险,亲自观察了当时“赤脚乌蛮缚双带,六街仕女车填咽”的盛况后,经过反复构思才创作出来这幅“平生得意《洗象图》”的。很可惜,这幅崔子忠当年的得意之作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古人强调“家学渊源”,按理说,崔子忠的后人在绘画这条道路上应该会有些许成就,实则不然。崔子忠的后人中,最有名的不是从事艺术,而是从事武术!前人能文,后人能武 ,这在历史上成为美谈,这个人就是崔寿山 。崔寿山,号彭年,生于1890年,卒于1969年,系莱阳东诸麓村人,螳螂拳大师。祖上就是前文提及的明末大画家崔子忠。他生逢战乱年代,通过刻苦学习,练就一身绝技,除暴安良,成为螳螂拳的一代宗师,可谓是当代的“武侠”。[来源:信网 编辑:苏青]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