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人买鲅鱼送长辈成传统 礼俗传承本土孝道

2016-04-17 10:10:11
作者:崔琰
责任编辑:光影

■社区弘扬

潜移默化传播正能量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早在青岛这座现代化城市每一个社区中扎根。提起市北区郑州路居民宋震,所有人都竖起大拇指。宋震是一名公交司机。工作上兢兢业业,在家庭中敬老爱幼,作为女婿,对待岳父岳母如自己的亲生父母,利用节假日,开车陪岳父岳母出去旅游,还给他们买衣服、洗衣服,岳父身体不好,宋震常年照顾。当然,忘不了买来鲅鱼孝敬老人,老人逢人便说女婿比儿子还亲。

郑州路社区书记王艳芳告诉记者,孝老敬老是社区建设永恒的主题,此前社区组织了一场“感恩之旅”—— 天上王城二日游。40位母亲及其家人乘大巴从青岛出发前往沂水“天上王城”景区,其中在“我为妈妈洗洗脚”活动中,子女为母亲端上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为母亲洗脚,祛除母亲登山之后的疲劳,这让妈妈们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而在崂山区中韩街道,按照该区相关政策要求,在全街道各社区积极实施了以“爱德、诚德、孝德、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建设。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该街道49个社区建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通过大力弘扬道德模范们的感人事迹、表彰和宣传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将“爱、诚、孝、仁”文化深入传播到社区居民心中,引导居民多做善行义举,积极传播正能量,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典型、争当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

■专家说法

最重要的是把报恩放心上

崂山区实验小学校长张星认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传承,鲅鱼礼已经成为青岛的一种礼俗。“为什么它能够传承下去呢?我想,大多数岳父母们并不缺一条鲅鱼吃,而是因为它传递的是一种亲情,是一种尊老敬老的风尚。了解本土的孝道传承,也会激励和启发更多的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孝道。”

青岛教育局历史教研员张士方老师告诉记者,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要求,是社会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孝道在当代中国如何传承?古代《孝经》中就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意思是说,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是人类最为首要的品行。这就告诉人们,尽孝是子女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更是最通俗地告诉了大家要孝顺的道理。

张士方说,其实仅给老人房子住、给钱花并不等于孝,最重要的是要时时把对父母报恩放在心上,“不要说等条件好了才去尽孝,孝不能等待,等你条件好时已经晚了。另外,孝是和谐文化,对于子女来讲,孝顺就是要求和谐,家庭和谐了,社区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即使因为工作不能陪在父母身边,不能经常回家看望父母,也可以随时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这比给老人钱不知要好多少。学校教育、家长身体力行也很重要,给孩子们做出榜样,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孝道的力量,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去践行。”

文/图 记者 崔琰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