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5项重任“强龙头”,青岛锚定“走在前”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
山东进入“两会时间”。1月13日上午,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周乃翔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1月12日上午,山东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
过去五年,是山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的五年。五年来,山东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矢志推进强省建设,取得三大标志性成果:一是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获得重大进展;二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取得重大成效;三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重大突破。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山东攻坚克难,工业、投资、外贸等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在经济大省中名列前茅,为全国稳大盘作出了山东贡献,在空前考验中交出了合格答卷。根据报告,预计2022年生产总值达到8.7万亿元,增长4%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分别增长5%、6.1%和13%,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今后五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继往开来、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报告提出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到2027年,综合实力大幅跃升,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走在前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起步之年。报告提出,今年要着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全面起势,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
使命催人奋进,逐梦唯有笃行。伴随省两会的召开,山东再次擂响战鼓,集结再出发。
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在新的征程上,青岛要扛起更重的担子,要“走在前、带好头”。山东对青岛寄予厚望,省政府工作报告直接或者间接提到青岛20余处,赋予青岛一系列重任。
在回顾过去五年和2022年工作时,报告多处“点赞”青岛——
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等突破国外垄断,国信1号等填补国内空白;
“一群两心三圈”格局持续优化,西海岸新区加力提升;
自贸试验区试点任务基本完成,上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
上合青岛峰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影响广泛;
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获批成立;
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行;
……
在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时,报告多处明确“支持”青岛,赋予青岛一系列责任和机遇——
大力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方面,实施文旅提质赋能计划,办好旅发大会;
大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方面,加快海尔卡奥斯生态示范园等项目建设,研究推进青岛石化异地搬迁;
高铁方面,开工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潍坊至宿迁段和青岛连接线;
高速公路方面,建成济青中线智慧高速公路;
新基建方面,支持济青建设国家E级超算中心,争取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落户;
大力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方面,深化济南、青岛、威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打造济青人才集聚平台;
建强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动力装备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加快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争取济南、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启动济青发展轴带三年行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走廊;
上合示范区方面,用好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上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推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运营,加快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实体运作,打造欧亚班列日韩陆海快线集结中心;
新区和开发区方面,支持西海岸新区在经略海洋、融合创新、自贸试验等领域先行示范;
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支持济南、青岛、烟台等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陈烛光]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