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探寻台东步行街夜市、李村夜市巨大客流量背后的密码

地点

李村夜市

打造高质量“夜经济”品牌

入夏之后,李沧区的李村夜市迎来了“烟火气”最浓的时节。这里有从摊位上、餐车中飘出的美食香气,有卤煮泡面、车轮饼等新潮的网红小吃,也有每日为梦想奔波忙碌的创业者的故事……近日,记者走进李村夜市,感受川流不息的“烟火气”。

每天客流量超过6万人次

每天下午4点半,李沧区乐客城商场西北侧的空地都会大变样,一辆辆红色餐车现身,有序地停放在规定的区域,连接电力设备、铺设隔油地垫后,摊主便开张迎客。“乐客城夜市是青岛夜市圈的‘年轻力量’,成立于2020年8月,当时入驻商户约有100家。得益于李村商圈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人流量,夜市很快就红火起来,如今已有200多家商户。”乐客城夜市经理高德照告诉记者,入夏以来,夜市每天的客流量都有五六万人次。炒年糕、青岛炸串、老北京爆肚、车轮饼等数不胜数的特色美食在此云集,刺激着市民和游客的味蕾。

与乐客城夜市相距不远的向阳路步行街同样灯火通明,各色美食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吸引着来往行人的目光和食欲。向阳路步行街夜市与乐客城夜市共同组成了“烟火气”浓浓的李村夜市。“向阳路步行街夜市自2007年成立至今,已有16年的时间,从最初的200多个摊位发展到目前已有500余个摊位。”向阳路夜市经理丛大林介绍说,夜市的美食小吃有上百种,还经营服装鞋帽、日用百货、饰品、工艺品、电子配件等。最近一段时间,向阳路步行街夜市每天的客流量都超过1万人次,周末和节假日更多。

小吃品类更新速度快

“李村夜市的特点是小吃种类多,这里有很多网红小吃,而且更新速度快。”“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流行小吃出现,在李村夜市能吃到一些其他地方没有的小吃。”不少年轻消费者告诉记者,小吃品类不断推陈出新是李村夜市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如今的李村夜市已经是李沧商圈的一大特色,吃的喝的一应俱全,许多年轻人都经常来这里,有的是来尝鲜,有的是回头客,主要目的都是来吃美食。”高德照坦言,夜市内的小吃品类不断更新,是管理方努力的结果。“管理团队经常去各地夜市考察,招募客流量大的小吃摊来我们这里开店。”高德照表示,小吃摊位更新速度快,不仅能给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尝鲜体验,还能促进夜市内摊主的良性竞争,让夜市拥有长久的吸引力。

除了小吃品类更新快,李村夜市还经常举办各类活动,打造李村夜市的品牌价值。“向阳路步行街夜市今年举办了李村商圈元宵会、青岛梅花节配套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夜市时尚活动等。”丛大林说,未来夜市还将举办与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重大节庆相关的活动,丰富夜市的业态,提升李村夜市在岛城的影响力,打造夜间的网红打卡地,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光顾。

守护好李村夜市“烟火气”

“李村街道办事处结合区域商业载体实际,协调配合乐客城、向阳路商业街区开展夜市活动,在保证市容秩序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夜市经济发展,提升李村商圈的‘烟火气’。”李村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李村街道办事处着力在“激发夜间经济活力、强化配套服务发展”上下功夫,健全完善“夜经济”常态长效管理机制,让“夜生活”火起来、“夜人气”聚起来、“夜活力”提起来,打造更高质量的“夜经济”品牌,守护好“烟火气”。

李村街道办事处结合周末、节假日的节庆活动,组织开展符合街区形象的户外市集及外摆形式的相关活动,推动旅游商品、文创产品与美食、娱乐、购物、休闲相结合,增加李村夜市活力,提升夜市知名度,拉动商圈人气,丰富市民群众的夜生活。

未来,李村街道办事处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监督和检查工作,规范夜市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增强经营主体的自治意识、摊位商贩的自律意识,确保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不被干扰,营造夜市良好的消费氛围,创建文明、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夜间游乐园、河道夜游、夜间文体活动等新的夜间旅游休闲场景在李沧区快速兴起。今年,李沧区将继续培育夜游、夜娱、夜秀、夜购等夜间业态,依托李村商圈、李村河沿岸,打造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

/ 人物故事 /

每天销售鸭货四五百斤

走进向阳路步行街夜市,在靠近少山路路口的位置,可以看到一家名为“九九鸭脖”的鸭货美食摊,摊主黄瑞艳(上图)正忙着给顾客称鸭肠与鸭锁骨。“我从2009年就开始在这里卖鸭货,经营这个摊位已经14年了。”黄瑞艳今年47岁,2006年她从老家临沂来到青岛,在一家工厂里打工。“当时每个月挣两三千块钱,很难补贴家用,于是我就想做个小生意,到向阳路步行街夜市摆摊。”黄瑞艳告诉记者,她专门到武汉找师傅学做鸭货,“学成后,我便回来开了这家鸭货店。”

“那时候人们逛夜市主要是为了买衣服和生活用品,顺带吃点小吃。而现在,吃美食成了许多人逛李村夜市的主要目的。”黄瑞艳说,随着李村夜市的发展与壮大,她的生意变得越来越好。“如今我已经在青岛买了两套房子,还买了车,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黄瑞艳说。

黄瑞艳每天早上6点起床,选材、备货、卤制,直到下午1点半,当天的鸭货新鲜出锅,黄瑞艳便开始准备出摊。“每天下午4点半,我准时出摊。晚上7点是一天中最忙的时候,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到了晚上10点半,夜市打烊,黄瑞艳整理摊位、打扫卫生,回到家时已是深夜12点。“虽然很辛苦,但是每天看着自己的‘成绩’,还是很欣慰的。”黄瑞艳说,最近她每天能销售400单左右,卖出去的鸭货有四五百斤。作为夜市的一分子,黄瑞艳期待着这条街的“烟火气”越来越浓,让她的生意越来越好。

本版撰稿摄影(除署名外)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博文 刘文超 通讯员 张鹰 张译文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戴慧慧]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07/12 08:47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戴慧慧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