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发布40个“乡里乡亲”社会典型案例 覆盖7个涉农区市

信网10月24日讯 为让散落在乡村的正能量“串珠成链”,不断激发起青岛乡村振兴“新动能”。10月21日,“青岛乡里乡亲”喜爱的系列社会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在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大数据中心举行,经广泛征集、层层遴选,现场发布了40个“青岛乡里乡亲”喜爱的系列社会典型案例。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袁瑞先参加活动并讲话,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市文明办副主任姜鸿发,市委网信办二级巡视员王军,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窦文辉,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安玉伟参加。活动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曙光主持。

今年4月,市委农办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青岛乡里乡亲”喜爱的系列社会典型征集,共收集乡情民俗陈列馆、农村社会事业网络达人、乡村手艺“技良人”、文明乡风建设等4大类382条典型案例,覆盖125个展览场馆、241个团体组织和400多名群众,创新形成了涵盖农村社会事业、乡村文化等多维度的资源库,该资源库为全省领先并被农业农村部在全国推广,案例在线上浏览量超4000万次。

“个体闪光”汇聚整体出彩

这次典型征集聚焦乡风民俗、传统技艺、文明案例和新媒体传播四个方面,遍布7个涉农区市、90个涉农镇街,实现涉农区市、镇街全覆盖。提炼的典型案例中,既有铸就永恒的传奇匠人,也有坚守初心的普通农民;有敢闯敢试的创业领头人,还有引领乡风的文明榜样。每个典型就像散落在乡村角落的点点微光,让乡村文脉的“星星之火”形成乡村振兴“燎原之势”。

“乡音乡情”讲述青岛故事

“青岛乡里乡亲”喜爱的系列社会典型挖掘的胶州姜恩兰老人“一诺千金”的感人事迹“出圈”,王哥庄大馒头亮相华表奖颁奖典礼等重要舞台,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三河埠村“帮喜团”推进喜事简办成新风,获央视报道……此次典型征集不仅注重“找典型”,更用心“讲好典型故事”,创新宣传形式,弘扬农民诚信质朴、善良坚韧精神品质,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持续筑牢乡村振兴“文明基石”。

“头雁效应”引领共同致富

典型线索覆盖了全部省、市乡村振兴片区,实现了典型培育与片区建设同频共振。带着“泥土味”的故事不仅让“技良人”的匠心被看见,更带动崂山区王哥庄大馒头、西海岸新区“大村鱼拓”等乡村IP火热,让传统手艺成为乡村产业“新名片”。这些典型的成功实践,充分印证乡村文化力量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治理效能和发展自信。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根基在文化。下一步,青岛将持续加强“青岛乡里乡亲”品牌宣传推广,强化金融赋能典型成长,鼓励典型与乡村振兴片区、乡村农文旅深入融合,让乡情乡韵成为推动青岛乡村全面振兴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记者 耿润)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24 10:39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耿润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