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1月4日讯 深秋时节,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女儿村的2000多亩露天大姜进入采收季。11月3日,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姜农们忙着拔姜、剪枝、去泥、装箱,一袋袋个大饱满、色泽金黄的大姜陆续发往各地,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姜香与丰收的喜悦。
这个位于大沽河沿岸的村庄,有着100多年大姜种植历史,全村360多户中过半农户投身姜产业。得益于有机肥种植和良好墒情,今年该村大姜亩产量最高达10000斤,亩均收入超2万元。村民李松举种植20亩生姜,靠着品质优良的产出,稳稳收获40余万元。
为破解“姜你军”“姜贱伤农”的市场波动难题,村里通过党支部领办青岛春华秋实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推出姜糖、姜粉、姜酒等深加工产品,注册“女儿村牌”商标,还探索窖藏保鲜模式,行情低迷时存姜待售。如今,合作社更搭建电商平台,打破“熟人圈”销售局限,迈向国内外市场。
依托大姜产业与生态优势,女儿村还打造了集田园采摘、农产品展销、生态观光、民宿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路线,让百年姜田既产“金姜”,又引“客流”。目前,全村大姜年产值达5000至6000万元,这条“种姜—加工—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让村民们稳稳走上了致富路。(通讯员 张涛 记者 谷正原)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