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西海岸新区大场镇水果萝卜总产量约30万斤送往全国

原标题:拔萝卜收萝卜,水果萝卜脆又甜

小雪节气过后,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的田野间萦绕着清甜气息,当地特色水果萝卜迎来集中采收期。近日,在汇水湾村的规模化种植基地里,农民弯腰劳作的身影随处可见,装袋时的欢声笑语与运输车的轰鸣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冬日里动人的丰收欢歌。

大场镇作为久负盛名的“菜篮子”产区,纵贯全境的白马河与吉利河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灌溉水源,更沉积出肥沃松软的土壤,为水果萝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站在汇水湾村的萝卜田边放眼望去,翠绿的萝卜缨子如同一块整齐的绿毯,均匀铺展在田间,生机盎然。“这里土好水好,种出来的萝卜又甜又脆。”正在地里忙碌的村民徐福亭一边说着,一边抓住萝卜缨子轻轻一拔,一个带着湿润泥土的萝卜便破土而出,青皮青瓤的模样饱满周正,透着新鲜劲儿。

采收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三五成群、分工协作。有人弯腰俯身,双手紧握缨子用力一拔,萝卜便带着泥土的芬芳应声而出;有人专注清理,双手快速抖落萝卜上的碎土,让光洁鲜亮的果实显露出来;还有人负责称重、装袋,将一个个精选的萝卜整齐码进竹筐,不一会儿就堆成了小山。“现在天气好,得抓紧采收,不然遇到降温就影响品质了。”徐福亭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脸上满是丰收的笑意,“冬闲时节,来这里拔萝卜一天能挣八十多块钱,为家里增加一点收入,挺好的。”说着,她捧着刚拔出来的萝卜,用袖子擦了擦表皮,稍微用力一掰,清脆的声响瞬间传开,“你尝尝,这味道比水果还爽口。”随后便将一截萝卜递向记者。汇水湾村党委书记王守忠穿梭在田间,不时叮嘱村民们注意采收规范,确保萝卜品相完好。他介绍,村里通过党委领办合作社,从流转土地中划出一部分规模化种植水果萝卜,亩产量可达5000斤左右。“你看这萝卜,色泽鲜亮,水分足,咬一口脆甜多汁,这都是全程用绿色标准种出来的,还通过了无公害认证。”王守忠介绍,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的模式,既保证了萝卜品质,又解决了销售难题,“批发商都直接上门来收,刚拔出来的萝卜,装上车就能运往市场,根本不愁卖。”

相比于汇水湾村的规模化采收,冯家坊青岛农联蔬菜专业合作社的采收现场多了几分“精雕细琢”。合作社负责人徐世先带着村民对采收的萝卜进行二次筛选。“我们要做高端市场,每一个装盒的萝卜都得是精品。”他手中拿起的筛选好的萝卜,个头匀称、单重约一斤,表皮光滑无任何瑕疵。徐世先介绍,自2022年起,合作社就引进了优质新品种,仅种子每斤就需3000元,“就是要从根上保证品质。”种植过程中,合作社全程使用大豆有机肥,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还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灌溉、除草,每一个萝卜都经过三个月的精心呵护才迎来采收。

傍晚时分,满载萝卜的运输车陆续驶离田间,将来自大场镇的清甜送往全国各地。今年大场镇水果萝卜总产量30万斤左右,通过规模化种植与精品化打造,让“场好品”区域公用品牌更加响亮,还带动了4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近1万元。“萝卜可以当水果吃,品质好、回头客多,现在还有海外客户在咨询订购。”徐世先望着远去的运输车,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这清甜脆嫩的水果萝卜,既是冬日里鲜美的时令馈赠,更是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随着采收工作的推进,它们将走进千家万户,把大场镇的田园风味传递给更多人。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 记者 栾丕炜 通讯员 徐丽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27 07:53
· 来源 ·
青岛晚报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