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查看手机版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榜样,就在我们身边。由中共青岛市委网信办主办、信网承办的2021年度“寻找榜样的力量”大型网络专题活动面向全市、全行业征集“榜样故事”,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心。

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 城阳人民医院陈玉娟:是“强势”护士长也是暖心“大管家”

    “急诊科目前共有97名护士,是全院最大的临床科室,作为‘院中院’,急诊科几乎成为所有科室的缩影。”从院前急救,到院内预检分诊、再到急救处理等,急诊科的工作“急”字当头且任务繁重,陈玉娟带领着她手下的“兵”克服种种困难,团队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受到就诊患者及院领导的一致认可。

    信网 2021-11-10
  • 他为同乡在南非建了一个家 是情感寄托也是事业助力

    在南非的华人圈里,提起丁志高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从只身到南非创业,到后来帮着同胞“报团取暖”,丁志高用行动体现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在担任南非齐鲁同乡会会长期间,丁志高更是把同在异乡的同胞都当成了真正的家人,成为当地华侨华人特别是山东籍老乡情感上的寄托和事业上的助力。

    信网 2021-10-26
  • 工作从不欠账的反恐干警傅杰:奋战40小时用生命践行铮铮誓言

    从警33年,傅杰一直工作在派出所、治安、反恐怖工作第一线,他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公安事业的满腔热忱,用生命忠诚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2019年,傅杰因连续工作多日,在前往青岛市公安局参加会议受领任务时,突发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殉职,年仅51岁。如今,当同事们再提起傅杰时,心里仍是满满的惋惜:“他就是个宁让身体透支也不让工作欠账的人。”

    信网 2021-11-10
  • 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高奕生退休不离岗:我爱这项事业就要发挥余热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西海岸新区汽车东站总能见到一位头发斑白却精神头十足的志愿者。帮着乘客拎提行李、扶着行动不便的老人进站、在大门口协助检查健康码,忙前忙后,一刻不停。对于南来北往的乘客来说,他是在车站偶遇的一名工作人员;但对于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的同事来说,他是所有人敬佩和学习的对象。他叫高奕生,是新区交通运输局派驻汽车东站的安全监督员,也是刚办完退休又重岗位的热心人。

    信网 2021-11-10
  • 勇救落水儿童 葛言亮获评青岛市文明市民

    “当时只想赶紧把人救上来,根本没考虑别的。”今年45岁的葛言亮,是莱西市葛家泊村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平时在生活中葛言亮只是平凡的“小人物”,但在紧要关头他却不顾自己的安危,第一时间下水勇救溺水儿童,成为了葛家泊村的英雄。2021年9月,葛言亮因此被评为了青岛市文明市民。

    信网 2021-11-10
  • 全家三代留影三尺讲台 胡红梅传承三十年“教育梦”不褪色

    胡红梅是青岛升平路小学的一名老师,从小她对教师这个职业就不陌生,因为在她的大家庭里,教师是一代代的传承——从祖父在乡村私塾教书,到父母扎根乡村教育,再到她自己走上讲台,“教育梦”在这个教育世家中始终明亮。字2021年教师节前夕,青岛市围绕“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主题,开展了首届青岛教育世家宣传活动,全市范围内共推选出十个教育世家,胡红梅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信网 2021-11-10
  • 风劲志远正航时 女律师李秋航的铁面与柔肠

    英姿飒爽、直率干练,这是李秋航给人的第一印象。除了是山东正航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秋航还是青岛市政协委员,CCTV-12《法律讲堂》(生活版)专家库成员及主讲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库成员等。多个身份之下,真实的李秋航,究竟是什么样一个人?通过李秋航的“律师之路”,可以窥见一斑。

    信网 2021-11-10
  • 站在乘客角度出发 青岛地铁保安刘勇君细致贴心导盲服务感动乘客

    “苗岭路站是我的必经换乘站,这次居然碰到了导盲服务如此标准的接运人员。”高先生是一名低视力人士。在我国视力残疾的分类标准中,盲和低视力均属于视力残疾。近期,高先生乘坐青岛地铁,在苗岭路站换乘,遇到保安刘勇君前来提供接运服务,刘勇君标准的导盲引领方式让高先生连连赞扬。

    信网 2021-11-10
  • 抗洪灭火防疫不缺席 卢迎春在志愿服务中见证“斑马”成长

    卢迎春是青岛斑马救援队的工会主席兼秘书长,从青岛斑马救援队成立初期,卢迎春就成为了救援队的一员。2020年初抗击疫情开展消杀,同年4月份赶往青岛西海岸新区小珠山参与扑灭山火行动,今年7月赶赴河南进行抗洪工作……三年来,卢迎春参与大大小小的救援活动不计其数,同时见证了青岛斑马救援队的成长和壮大。

    信网 2021-11-10
  • 退伍不褪色 铁血硬汉曲建涛柔情帮扶困难老幼

    曲建涛,青岛交警市南大队巡逻中队副中队长,2007年从部队转业成为青岛交警队伍中的一员。“退伍不褪色”这句话在曲建涛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离开部队后曲建涛并未松懈,严律守己,以更高的标准对待日常工作。此外,曲建涛还主动资助走访时发现的困难群众,贴心照料日常生活。这一些列举动,让曲建涛收获了“齐鲁先锋警员”、“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文明交通大使”、两次二等功、七次三等功等众多荣誉。

    信网 2021-11-10
  • 治病救人的“幕后能人”宋江先:3分钟取药救回一条命

    没有医生的伟岸,没有护士般温柔,作为一名药师的宋江先在大多数患者的印象或许中并不十分深刻,其实,在救治患者过程中,药剂师角色同样不可或缺,医生诊治后给出医嘱,药师需及时准确给药,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他们从不张扬且对待工作十分严谨,从点滴的琐碎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对于医疗事业的执着。近日,信网记者走近城阳区人民医院优秀党员宋江先,了解他背后的工作故事与心得。

    信网 2021-11-10
  • 路上拐几个弯都记清楚 公交司机王守金百万公里行驶“零事故”

    “30路线沿途有几处信号灯?几个上下坡和弯道?哪些人行横道无信号灯监管?这些我都熟记于心。”说起30路车的路线特点,王守金如数家珍。公交驾驶员岗位上工作了35年的王守金,在小小驾驶台上,凭借出色的行驶技术、极为耐心的观察力,取得了百万公里行车“零事故”的成绩。“从入职公交集团以来,我就认识到作为一名驾驶员,承载的是一车人的安全,我需要苦练技术、牢记线路特点,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乘客安全无虞。”

    信网 2021-11-10
  • 榜样人物王晓飞:利用业余时间破解交通难题

    王晓飞,青岛交警市南大队宁夏路中队辅警,从入职的那一刻起,便以一名人民警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成为辅警的9年时间里,王晓飞在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出信息云录入,自创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管理模块,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他提出的错时共享停车办法,解决了居民停车难的问题。这种想到穷尽、做到极致的工作态度,使得王晓飞收获满满,“青岛市十佳辅警”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信网 2021-11-10
  • 三个月换了200个灯口 从警13年王晓龙用实际行动诠释“爱民亲民”

    “为的就是让辖区居民的生活更安全,我做的都是小事,不足挂齿。”从警13年,王晓龙一直驻扎基层,服务百姓,每天走街串巷,逐户逐店摸排登记,最短的时间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 工作期间,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地扎根于群众之中,忠实地履行着人民警察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群众的神圣职责。他是群众眼里的“贴心人”, 也是社区安宁的“守护者”。

    信网 2021-11-10
  • 城运汽修“螺丝钉”志愿者王作鑫 以实际行动默默服务社会

    在周围人眼中,他是出了名的“热心肠”,自费购买防疫物资分发给同事、主动冲向防疫一线、帮扶志愿者活动时遇到的独居老人、义务清理浒苔……他就是青岛城运汽车服务集团商用车服务分公司舞阳路保修厂的王作鑫。从身着军装手握钢枪的边防战士,到身着工装手握扳手的“汽车医生”,王作鑫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退伍不褪色,军装穿在心”。

    信网 2021-11-10
  • 青岛海润自来水集团辛克宽:供水线上的“活地图”

    辛克宽,现任青岛水务海润自来水集团南部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曾获得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技术能手、市政公用局职业道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进入公司的二十多年以来,辛克宽从未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带领工作人员每天行走在青岛的大街小巷,成了供水线上的“活地图”。他凭借多年以来积累的经验,编写了《供水管道基础知识》,成为青年管道工的实用培训教材。他发明的新技术,节约了维修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信网 2021-11-10
  • 一年收到百封表扬信 “公交人”于龙在小事里做成榜样标杆

    做乘务员,他视十米车厢为家,用对待家人一样的耐心和体贴对待每一位乘客;做志愿者,他是“全能选手”,无论多么琐碎的小事,他都能认真的一一完成。于龙,一年收到百封表扬信的公交人,他的故事在同事和乘客之间传递着。

    信网 2021-11-10
  • 市北法院的“调解大能”赵洁:用情调解化解人生“死结”

    “当法官,就不能怕难缠和矛盾。调解一个案子,人生就少一个死结,社会就多一份稳定,生活就添一份祥和。”这是57岁仍奋斗在审判一线的女法官赵洁常说的话。家事纠纷,虽然听起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家务事,但当事人双方通常积怨已久,拒绝沟通,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起涉法、涉诉案件,而有效的诉前调解就能够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市北法院,就有这样一位“调解大能”—家事速裁团队长赵洁,既解决当事人纠纷,又能修复双方情感。

    信网 2021-11-10
  • 从运动员到裁判员和教练员 钟海龙在乘风破浪中公正执裁

    从2005年至今,钟海龙以裁判员的身份参加过诸多赛事,从青岛市市长杯帆船赛的终点长到kitefoil的全国锦标赛的安全官,打开他的“职业历程单”,每一条记录下来的都是愈走愈坚实的脚步。在上个月结束的全运会中,钟海龙作为帆船比赛宁波赛区的终点裁判,也总结出了颇多心得体会。

    信网 2021-11-10
  • 青岛市检察院王煜:捍卫着大墙内的公平与正义

    “一个人总接触大墙内的阴暗面,慢慢地性格都会改变。”为了让阳光能够永远洒满大墙内外,面对大墙内的人,来自青岛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的王煜始终坚守自己的的使命,相信法治的力量,捍卫着大墙内的公平与正义,救赎他们的人性。

    信网 2021-12-0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