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用户吐槽手机银行充话费“门槛高” 工商银行100元起充

手机充值页面截图(来源:信网)

信网9月15日讯 近日,“话费自由”成为不少消费者讨论的焦点——微信、支付宝、银行手机App等常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正悄然减少话费自定义小额充值选项,部分平台甚至抬高最低充值门槛,让习惯“按需充值”的用户倍感不便。信网(热线0532-80889431)调查发现,以银行手机App为例,中国工商银行的话费充值“门槛”至少要充值100元,且仅提供固定档位,无小额及自定义选项。对此,工行官方回应称充值金额存在地区差异,其青岛市南支行营业部表示,限制或源于银行与当地运营商的合作合约,目前暂无法调整。

工行App最低100元起充 用户应急需求遇阻

信网在调查中发现,工行手机App的话费充值选项存在“输入手机号前后”的明显差异:未输入手机号时,页面显示10元、20元、30元、50元、100元、300元、500元等多档位;一旦输入手机号,页面便仅剩100元、200元、300元、500元四档固定金额,小额选项与自定义功能均消失,最低充值门槛升至100元。

这一限制让不少有应急需求的用户陷入困扰。“手机快停机了,想充20元应应急,结果工行App最低要充100元,这不逼着多花钱吗?”有网友吐槽。还有用户表示,为了充小额话费,不得不额外下载运营商App,“本来一分钟能搞定的事,现在要注册、登录,多走好几步流程,太不方便了”。

除了能够“按需充值”外,一些用户表示如果可以选择小额充值,自己银行卡的积分就足够,不需要额外花钱,“现在充值的门槛高了,用了积分还得再自己掏钱。”

运营商仍保留小额充值 用户不满“被分流”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并非完全失去小额充值渠道。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官方App及线下营业厅,仍保留着灵活的小额充值服务:10元、20元等金额均可选择,且支持自定义充值数额,能满足用户“少充多次”的需求。即便如此,仍有网友对这种“分流”不满:“常用的第三方平台用不了,非要倒逼我们下运营商的App,感觉像是被推着走,不是自愿选择的。”

为何第三方支付平台纷纷抬高话费充值“门槛”?信网咨询了三大运营商客服。联通客服表示,“对合作平台的充值额度做了限制,用户可下载联通App进行自定义充值”;移动客服称,“充值金额由第三方平台自主设置,具体以平台显示为准”;电信客服回应,“合作平台的充值金额是其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的”。

针对工行的充值限制,官方客服表示,“手机App话费充值金额存在地区差异,具体可充值档位需以用户所在地区的App显示页面为准,建议用户咨询当地营业网点”。随后,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南支行营业部工作人员回应称,“话费充值数额的限制,大概率是因为银行与当地运营商签订的合作合约中有相关规定,目前暂时无法调整单档充值金额”。

平台有权设限 律师提醒需兼顾选择权

对于第三方平台小额充值难的问题,不少消费者表示,理解企业可能存在运营考量,但仍期待平台能兼顾用户实际需求。“希望能提供更灵活的充值选择,别让我们要么多花钱,要么换渠道添麻烦,真正实现‘按需充值’的便利。”有用户这样呼吁。

对此,北京隆安(青岛)律师事务所的史士辉律师指出,从现行法律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有权根据自身运营成本、与运营商的合作协议等因素,设定话费充值的金额档位,这一行为本身并不违法。不过,律师也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如果平台取消小额充值选项,且没有提供其他便捷的替代渠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选择权。(解宁)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15 11:16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解宁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