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开幕。开幕式上,山东代表团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赢得了阵阵掌声。本届全运会,山东代表团以960名运动员的阵容出征,参赛人数和项次均创历史新高。
齐鲁健儿展风采,全运会绽放奋进之姿。据了解,本届全运会,山东代表团平均年龄21.35岁,他们在33个大项、48个分项、328个小项上展现风采。队伍中既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压阵,更有六成首次参赛的年轻选手崭露头角。老队员的参赛无疑为山东代表团注入了强大的信心,而年轻力量的崛起也让我们看到山东体育的未来发展。
当然,整体实力的体现和人才储备力量离不开山东体育事业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山东主动将体育工作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从体育赛事和体育制造业两端发力,促进体育健身休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持续提质增效——聚力突破赛事经济,深化打造“好运山东”体育品牌,构建“四沿”赛事体系,发布“跟着赛事去旅行”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赛历,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多元价值功能。
“体育+”持续惠及民生——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大群体”格局进一步健全;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新建体育公园11个;赛事活动蓬勃开展,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超8万场,参与群众超1000万人次。
各市因地制宜发展体育工作——青岛持续擦亮“帆船之都”“赛事之城”“足球之城”亮丽名片;济宁成功协办首届尼山论坛体育分论坛;泰安打造反兴奋剂教育培训工作“泰山样板”;威海首次举办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
体育赛事中比的不仅仅是整体实力,还有战术与策略,这是山东体育取得优势的重要秘诀。在备战本届全运会的过程中,山东突出强化体能训练、针对性训练和实战训练,优化金牌点队员“一人一案”个性化保障,争取多进人、多进项,金牌总数、奖牌总数保持全国前列;抓好重点项目布局,认真贯彻总局“633”战略部署,坚持“三运一体备战”,进一步提升田径、游泳、水上项目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持续推动“三大球”全面振兴。此外,山东体育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运动员们的训练水平。
“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要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一代代运动员的坚守与奋进,让“山东力量”在传承中愈发强劲。
在全运会的赛场上,老将扛起责任,用实力诠释“尽力即无憾”的体育精神:李越宏领衔山东队勇夺全运会首枚男子25米手枪速射团体金牌;练俊杰夺得十五运会跳水男子个人全能冠军;邢辉在十五运会空手道男子个人75公斤级决赛中获得金牌;赛艇项目山东队以2金3银1铜的亮眼战绩圆满收官……
年轻选手在各项目中敢打敢拼,与强队交锋中积累经验、展现潜力。11月15日晚,十五运会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在深圳大运中心游泳馆激情上演,山东队的刘培鑫、赵一朴、李易峰、张展硕与浙江队的费立纬、孙杨、潘展乐、汪顺展开白热化竞争。最终山东队用时7:05.36率先到边,拿下了这个含金量极高的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张展硕冲刺后手指比四,庆祝在本届全运会上收获个人第四枚金牌。
在全运会滑板女子街式决赛中,来自济南的“小孩姐”崔宸曦,强势摘金,为山东代表团拿下全运会历史上首枚滑板金牌。决赛全程,崔宸曦表现稳健,半决赛即以239.53分高居第一,展现出过硬的胆识与心理素质。
第十五届全运会U18男子足球项目的冠亚军决赛在深圳市体育场举行。在这场代表国内足球青训高水准的对决中,山东队的小伙子们拼到比赛最后一刻,但最终在点球大战中以一球之差不敌辽宁队遗憾摘银。虽然未能登上最高领奖台,但这支队伍仍旧创造了山东省在近四届全运会迄今为止男子足球项目上的最好成绩。这支年轻的队伍展现出了山东足球的希望,也预示着山东体育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全运会不仅仅是争夺奖牌的竞技场,更是传递体育精神的舞台。从新生代选手崭露锋芒到老将坚守担当,山东健儿用拼搏和努力制造惊喜和突破,用实力收获荣誉、展现风采。每一次冲刺、每一次起跳、每一次呐喊,都彰显着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的体育精神,也延续着山东体育代表团的荣耀传承。
比赛还在继续,故事仍在书写。不管他们是否站上最高的领奖台,都值得尊重和欢呼。精彩的比赛还在继续,祝福每一位山东健儿能再创佳绩,让齐鲁风采在全运会赛场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信网评论员 李源菁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