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1月21日讯 11月21日上午,市北区敦化路街道金坛路社区温馨家园小区广场上,“信新相映”公益平台组织16支志愿团的20名志愿者在此开展便民服务大集。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志愿者专业的技能与热忱的态度,得到居民的认可。
在人群中,身穿“信新相映”紫马甲的志愿者王灵军格外显眼。加入“信新相映”公益平台不到三年,他已在去年斩获“特殊贡献志愿者”称号,尽管公益资历不算深厚,却凭借扎实的表现交出了亮眼答卷。“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认真吧,干什么都希望兢兢业业干好。”王灵军的本职工作是公交驾驶员,每天驾驶满载乘客的公交车穿行于城市街巷,神经时刻保持高度紧绷。“我拉着一车人,丝毫不敢分神,一天班上下来感觉精神特别紧张。”
在参与公益活动前,王灵军的休息时间总用来解压放松——约上好友前往海边,一边喝茶一边钓鱼,“其实不是为钓鱼,就是为了放空一下,把平时积攒的压力彻底放下。”而加入“信新相映”后,他多了一处治愈身心的港湾。“我在活动上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每次活动的氛围我特别喜欢,大家交流都很好,在现场能感受到和去海边不一样的轻松,都是非常舒服自在的状态。”
谈及成为志愿者的初心,王灵军坦言最初是响应单位号召,属于被动参与。“一开始我就觉得单位让去就去,参加完了也没什么特别感受,就是一份工作完成了。”但一次意外经历,让他彻底从“被动”转向“主动”,这份转变的记忆至今清晰。“两年前学雷锋日那天,我给居民磨刀时不小心受伤了。当时我都没当回事,用自己准备的消毒用品简单处理了一下继续服务。”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让他磨刀的大姐,在询问过伤口情况离开后,竟特意从家里取来药箱,坚持要亲自为他消毒包扎,语气里满是自责。“当时我被深深感动了,那一幕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忘,就是从那天开始,我真切感受到了作为志愿者的责任感。”
如今,王灵军早已养成每周都要参加公益活动的习惯,“让居民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是他对自己的服务要求。“走过这么多地方,服务了这么多居民,因为我的服务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感谢,对我来说,这种双向奔赴,才是志愿服务的真正意义。”
另一边,志愿者肖龙钦正埋头打磨刀具,身旁的居民李女士忍不住向同伴推荐:“这个师傅刀磨得好,你来找他。”2024年才加入的肖龙钦,凭借极高的出勤率成为平台的“熟面孔”。他在红岛工作生活,每次往返活动现场要80多公里,但始终乐此不疲。“只要有时间就来,和团队伙伴路上聊天谈心,路程都变得治愈了。”不善言辞的他用行动践行公益初心,“为人民服务就要做好,居民的反馈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在“信新相映”公益平台,还有无数个像王灵军、肖龙钦这样的志愿者,他们或许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故事,但都怀揣着一颗热忱之心,在平凡的志愿服务中坚守初心、传递温暖。正是这群可爱的人,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社区一线落地生根、熠熠生辉,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向善力量。(白莹)
参加本次活动的团队有:
青岛城运公交集团市南巴士第二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服务团队
青岛城运公交集团市南巴士第八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服务团队
青岛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七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
青岛城运控股集团青岛长途汽车站爱心美佳志愿服务团队
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八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者团队
青岛城运公交集团市南巴士第三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服务团队
青岛城运公交集团市南巴士第一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服务团队
青岛城运控股公交崂山巴士第七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
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崂山巴士第五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
青岛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四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
青岛城运公交集团市南巴士第五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服务团队
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城阳巴士有限公司第十分公司“萤火之光”志愿团队
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城阳巴士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萤火之光”志愿服务团队
青岛城运公交集团市南巴士第四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
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北巴士第五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公益服务队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