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能顺畅呼吸了,不用再为走几步路喘不上气发愁!” 术后复查时,64 岁的赵女士(化名)眼中泛起泪光。10月18日,青岛市市立医院保健中心东院保健三科(心内科)肺动脉高压团队联合东院心内一科、心内二科,共同为一名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实施了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
两载病痛磨人,医患同心破顾虑
赵女士是一位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两年多来,她反复胸闷、憋气,活动耐力极差,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老人此前住院时,东院保健三科(心内科)主任戴红艳曾建议其尽早行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但患者因顾虑而拒绝。此后,患者规律服用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及抗凝、利尿等药物,但半年前其活动耐力进一步降低。
今年10月老人再次入院,在戴红艳团队的系统评估和充分沟通下,患者及家属终于下定决心,接受BPA术治疗方案,为改善生活质量做出一搏。
攻破禁区,“心血管的癌症”迎来生机
CTEPH患者因肺部血管被血栓堵塞,导致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唇色发紫等症状,并有运动耐力进行性下降和右心功能障碍的表现,临床上也常被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而延误治疗。
作为目前唯一可能“治愈”的肺动脉高压,CTEPH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肺动脉内膜血栓剥脱术(PEA)、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和靶向药物治疗。而肺动脉是人体主干血管,血管壁薄、压力高,在此进行介入操作风险极高,手术复杂且易出现并发症,一度被视为手术“禁区”。
据戴红艳介绍,BPA术是国际上针对无法行外科手术的CTEPH患者的微创治疗技术,能有效疏通堵塞血管,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患者预后。
强强联手,打通“生命通路”
经过术前充分评估与准备,东院保健三科医生苑姗姗与东院心内一科医生刘玉昊、心内二科医生马万省通力合作,顺利完成BPA术,疏通肺部多处严重狭窄的肺动脉。
术后,患者肺动脉压力显著下降,指脉氧饱和度明显提高,无肺水肿等手术并发症,喘憋症状得到改善。
优秀的医疗不仅要有精准的技术,更要有温暖的底色。“我是个胆小的人,手术前,戴主任和苑医生不厌其烦地给我解释病情和手术过程,才让我彻底打消了顾虑。是医生没有放弃我,生活才没有放弃我!”术后十天回访,老人恢复良好,如今能够接送孩子上下学,老人和家人都十分欣喜。
手术的成功是对青岛市市立医院肺动脉高压诊疗实力的一次卓越展示,未来,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无需远行,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诊疗服务,感受医学的温度与希望。文/通讯员 谢小真 记者 丛黎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