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科在肺癌及肺结节治疗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成功将冷冻消融术应用于毗邻胸壁、心包、纵膈等关键结构的肺部肿瘤治疗。这项被誉为“肿瘤界钓鱼执法”的微创技术,以其损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为众多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为他们的生命重燃希望。
微创精准:解锁"生命禁区"治疗难题
记者了解到,肺部某些特殊区域的肿瘤因其位置险要,一直被视作手术的“生命禁区”。传统手术在这些区域操作风险极高,容易损伤重要血管和器官结构。而冷冻消融术的出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这项技术就像‘钓鱼执法’”。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科刘伟医生这样比喻,“我们通过一根细小的探针精准抵达肿瘤部位,探针尖端释放的氩气可在15秒内将病变组织冷冻至零下140℃至170℃,通过急速冷冻形成‘冰球’,将肿瘤细胞包裹灭活,整个过程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
“冰火两重天”的“杀瘤”原理
其实,微创射频消融术已被很多人所认识,而冷冻消融相对显得有些“小众”。刘伟医生介绍,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在作用机制上存在本质区别:“冷冻消融通过低温冷冻使肿瘤组织坏死,过程中具有天然的镇痛效果,射频消融则是依靠高温热灼破坏肿瘤组织,可能刺激痛觉神经。这种差异使得冷冻消融术在治疗过程中几乎不会引起疼痛感,特别适合对疼痛敏感或耐受度较低的患者。因此,冷冻消融技术对于器官功能减退,对疼痛更敏感的老年患者、耐受性差的体质虚弱者、合并症较多患者以及心理恐惧明显的患者十分友好。”
“手术过程中无需深度麻醉,局部麻醉即可,且术后恢复更快,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度相对较高,治疗体验明显改善。”在为患者临床治疗中,刘伟医生谈到了自己的体会。
临床效果颇受患者青睐
据有关临床数据显示,对于直径≤3cm的周围型肺癌,冷冻消融术的5年局部控制率可达70%以上,较传统放疗提升约20%。这一微创技术不仅适用于早期肺癌,也可用于晚期肺癌的姑息治疗。
一位刚接受治疗的患者表示:“整个过程就像打了个针,几乎感觉不到疼痛,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了。”这让患者不禁感叹冷冻消融的“神奇”之处。
此外,记者了解到,冷冻消融术还具有激发人体免疫反应的独特优势。被摧毁的病变细胞表面抗原可激发人体免疫反应,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从而产生系统性抗肿瘤效果。
随着冷冻消融微创技术的成功应用,更多肺癌患者将因此而受益。未来,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科将继续优化治疗流程,让更多老年和体弱患者能够享受到这项舒适化医疗技术带来的益处,冷冻消融技术也将有望成为肺癌多学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不同阶段、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治疗选择。文/记者 丛黎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