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怎样搞好家庭教育? 这十条教育心得要记清

2015-11-23 03:36:34
作者:郝春梅
责任编辑:光影

搞家庭教育需有教育家的头脑

当今社会,要想把孩子培养成才,应该怎么做?“虽然家长们不是教育家,但是要用教育家的头脑来思考自己的家庭教育”,赵忠心毫不避讳地指出 ,家长首先要抓好的就是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这是社会的需要,市场经济社会,实际上是高文化经济社会,没有文化的人,就必须要掌握一门技能,因为现在社会对于劳动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质量、轻数量”。

总要求孩子听话可能是坏事

第二条就是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别把重点放在教孩子听话上,现在的家长太强势 ,尤其是妈妈,整个社会阴盛阳衰,家里更甚”,赵忠心说,要求孩子听话,并不是一个好的品质,在现代社会,要培养孩子敢于斗争,尤其是跟太强势的妈妈斗争,“什么时候孩子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做家长的应该感到高兴,而不要一味地让孩子按大人的想法去做”。

赵忠心希望家长们站得更高一些,能够平和应对孩子的“挑战”,“你越是跟孩子较劲,孩子越是看不起你,因为你不像个妈妈,而是像他的姐们儿,只有姐们之间才会较劲。”赵忠心希望强势妈妈们能够把姿态放低一点,能够允许孩子挑战,培养孩子的勇敢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鼓励孩子不怕犯错,哪个成功也不是顺利的,一帆风顺的,更不是半途而废,坚持不到底的”。

不要被信息“奴役”

赵忠心还针对现在年轻人被手机“奴役”的现象“吐槽”了一番,“孩子干啥也不管,掉到水桶里了也看不见,被手机征服了”,因此,赵忠心提出,培养孩子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孩子筛选信息的能力,“信息就跟空气一样,哪儿都有,但是,不加选择地接收信息,就会成为信息的奴隶,该休息时不休息,该看书时不看书,该看孩子时不看孩子,老公成了第三者,怎么能好呢?”

家长心态要平和莫着急

他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下,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做成大事的必备要素,与家长们共享。赵忠心语重心长地说,现在的家长不缺知识,缺的是一个平和的心态,“都喜欢浮躁,不喜欢沉静、沉稳、深沉”,在很多事情上,家长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老是想让孩子超过别人,“不是跟和自己孩子差不多的比,而总是在攀比,很多着急程度都让人没法容忍了”,他举例,有妈妈为了让孩子避免晚上一年学,在8月底提前把孩子通过剖腹产生出来,“人家在妈妈的肚子里还没待够呢,这妈得有多着急,多心狠啊,这就是孩子倒霉的开始!”

给孩子更多关注和爱

另外,赵忠心还强调父母要对孩子多付出,在感情和实际照料上多帮助孩子,“现在已经大大地打了折扣,偷工减料了”,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拉扯大,是谁做的?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保姆,而不是孩子的爸妈,“以前说慈母手中线,儿女身上衣,现在是慈母手中钱,儿女身上衣,孩子感受到的父母的爱和关注确实是少了很多”,才导致了很多家庭悲剧。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郝春梅

◎未来

今后还将邀请教育名家来培训

市南区教体局副局长孙方凯同志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区域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记者了解到,今后的“教育名家市南行”活动还将邀请李镇西 、俞敏洪、孙云晓等知名教育专家为市南区的家长朋友们进行家庭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深入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家庭教育课程建设,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让市南的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与幸福。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