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市: 小雨 小雨 26 ~ 20
中国农业银行

2022 06/22 08:52 -- 来源: 半岛都市报

记者调查发现,在互联网高渗透率的今天,各行业呈现出智能化、网红化的趋势,但由于过度关注营销,网红经济往往在开始时红极一时,却难逃“高开低走”的命运,“网红”如何变“长红”,值得业内思考。

2022 06/22 07:52 -- 来源: 青岛早报

青岛人晒出了海边的雾气以及穿着长袖外套的游客,直言“晚上睡觉得盖被子”等。

2022 06/20 09:37 -- 来源: 青岛早报

6月18日,青岛大学2800多名毕业生迎来了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以“奔跑吧,青春! ”为主题的毕业歌会拉开帷幕。

2022 06/20 09:30 -- 来源: 青岛早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海天龙吟》精彩的4分半钟展现,背后则是创作团队30多人半个多月的忙碌。

2022 06/16 09:27 -- 来源: 半岛都市报

针对石老人海蚀柱上方落石头、游客攀爬海蚀柱的不文明行为,15日,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在石老人海蚀柱西北侧专门立上了两块“警示牌”。

2022 06/15 08:05 -- 来源: 青岛早报

为了合影,牟少岩在台上站了3个小时,腰部有伤的他,最后在学生的搀扶下走下台。这份真挚的师生情,令人动容。

2022 06/13 07:44 -- 来源: 青岛早报

在公交车上做数学题产生了橡皮屑,于是起身走到垃圾桶旁,仔细地将橡皮屑一点点倒进去……小小少年一个不经意间的文明之举,赢得了全国各地网友的留言点赞。

2022 06/10 08:31 -- 来源: 半岛都市报

近期,这个网络热梗因为一条短视频流传得越来越广。短视频中,一位博主在一家便利店买了两支钟薛高,结账时发现总共要37.5元,他觉得贵想要换两支“实惠”一点的,又在冰柜里选了两款名不见经传的雪糕,结果这次居然要45元……

2022 06/08 10:50 -- 来源: 半岛新闻客户端

后来有些朋友一听说是淡水鱼,还不大乐意要,更喜欢海水鱼。另外,相比于在平稳的河水里钓鱼,大家都想提高难度,寻求更大的刺激,开始转向海钓。

2022 06/07 09:38 -- 来源: 半岛都市报

6月2日,记者通过攀爬梯子,与附近酒店的工作人员一起,近距离观察了这棵编号为青岛01号的古树,发现古树的根部虫蛀严重,古树南侧的大部分枝干已经干枯。

2022 06/06 10:02 -- 来源: 青岛晚报

当时有专家表示,黑天鹅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它出现在李村河入海口,说明河水水质较好,生物种类比较丰富,在这里能很好地生活。

2022 06/04 08:02 -- 来源: 观海新闻

6月3日,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监测A级景区59家,共接待游客17.18万人次,同比增长32.18%,营业收入1436.24万元;监测星级饭店50家,平均入住率32.33%。

2022 06/02 15:43 -- 来源: 信网

6月3日周五(端午节当天),网络征集10位古装爱好者,将在纺织谷园区以中国古装造型进行快闪活动,一人一景一故事,结合时下最流行的古装cosplay元素,打造多风格的纺织谷打卡模式,解锁沉浸式古风新体验。

2022 06/02 08:18 -- 来源: 半岛都市报

崂山风景区免门票政策实施首日,游客量比往常也有明显增长,据崂山区文旅委后台统计,6月1日的进山预约数为4604人,是免门票政策实施前一天的六倍多。

2022 06/01 18:54 -- 来源: 信网

端午三天小长假即将到来,莱西市给久居城市的人们推出一系列“欢乐趴”:自然美景,星空露营,篝火晚会,手包粽子,欢乐采摘,花灯观赏……活动丰富不重样,等您来打卡,享受不一样的休闲时光。

2022 05/31 08:50 -- 来源: 半岛都市报

近几年,国内的房车旅游热度不断攀升,与此同时,配套的露营地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2022 05/30 15:59 -- 来源: 观海新闻

免门票政策是指免除景区首道门票,不包括景区内其他参观游览项目和服务设施收费。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免门票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已达56家。

2022 05/30 15:28 -- 来源: 信网

由于工作表现优异,2009年,董文香被任命为姐妹班第14任班长。董文香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姐妹班就不断淬炼服务技能,致力为乘客提供更方便、更舒适的服务。如今面对新时代广大市民乘客日益增长的公交服务需求,董文香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

2022 05/30 08:47 -- 来源: 半岛都市报

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的一段时期,青岛地区一直处于地壳缓慢抬升剥蚀状态,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地质历史演变,石老人海岸地貌形成与现在大致相当的模样。

2022 05/28 09:59 -- 来源: 半岛都市报

5月27日,记者调查发现,急救最重要的就是“抢时间”,而业内人士表示,遇到突发情况不可盲目施救,普及急救知识、学习急救技能刻不容缓。
Copyright © 2014-2023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