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号山:“先培后付”约束服务质量 青岛驾培生态获重塑

青岛驾培行业“先培后付”模式推行已有两年,新模式推行以来驾校学员投诉率降至5‰,退费也更加容易,对驾校违规行为起到有效约束。

随着夏季到来,驾考报名即将迎来高峰期,以往的传统驾校付费模式存在卷款跑路、教练吃拿卡要、学时造假等问题,饱受学员诟病,有的驾校交完驾考费用后还要看脸色讨好教练,考试之前需要给教练买烟表达心意,更有甚者有的教练会对学员进行打骂,遭致投诉,成为一些学员的学车“阴影”。此前有媒体报道,有的考官灰色收入能赶上整个驾校的利润。

据了解,在“先培后付”模式下,学费不进入驾校账号,而是存在学员本人的银行二类账户,由第三方银行冻结存管,学员完成报名后,驾培主管部门先向驾校划拨学费的30%-50%,剩余的按照学员完成的实操培训学时每日向驾校划拨,新的付费模式有效降低了驾校卷款跑路风险。因尚未付全款,学员中途退学,可由学员在“青学驾”微信公众号个人中心发起退学申请,驾校审核通过后即可退费,所退金额依照培训合同有关约定计算。学费冻结存管保护学员资金的同时也能倒逼驾校提高教练服务质量,通过保证口碑以挽留更多学员。

在以往驾考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学时造假问题,驾校仅根据学员驾驶熟练度判断是否能送考,学时则是通过技术手段刷出来的,个别驾校还会向学员收取刷学时的费用,在这种模式下难以保证学员对于驾驶技能是否熟练掌握。在新模式下加强了对于“数据造假”的监管,通过动态人脸识别、车载定位终端、电子围栏三重验证进行数据监管,保障学时真实性,避免资金盗刷,确保完成一个学时,划转一次学费。

新模式规定,学员参加培训,教练必须与学员同步签到、签退,教练员在同一时间只能用一辆教练车培训一名学员,车载系统还会在教学过程不定时抓拍,规范教练员的教学行为。数据显示,从2023年5月推出“先培后付”模式以来,驾校的考试通过率提升三成多。

从“交钱容易退钱难”到“学多少付多少”,青岛以资金监管和监督机制重塑驾考行业生态,为服务型行业监管提供样本。该模式不止是驾培行业的变革,对教培、健身等预付式消费行业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可引入第三方平台监管,教培行业公开教师资质、课程评价,健身行业通过智能手环真实运动数据,关联费用结算,通过技术和规则手段重新建立消费者信任,促进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信网评论员 孙宝震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5/19 10:12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孙宝震
· 责编 ·
陈烛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