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收期间,青岛首次组织全市绿色增粮竞赛,120个符合条件的种粮主体中,7个地块亩产超800公斤。其中,即墨区“五良融合”示范田以实打亩产886.9公斤创下全市高产示范田单产历史最高纪录,此次活动展现了青岛农业的丰产潜力,更彰显了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显著成效。
科技助农 智慧农业开启新篇章
在科技的强力推动下,青岛农业正迈向智慧化发展。以平度市蓼兰镇的七河生物菌棒智慧化生产基地为例,AI运输机器人高效运作,现代化菌菇车间的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了3倍,现代设施农业凭借高投入高产出、抗灾能力强等优势,成为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青岛上合清水湾数字农业示范园通过AI算法模拟种田“老把式”,实现了作物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监测和远程控制;莱西市望城街道凯盛浩丰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运用新一代玻璃温室,充分利用自然光线,显著提升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这些创新实践为青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科技的力量还延伸至高附加值农业领域。平度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蝴蝶兰鲜切花生产基地,年出口白色蝴蝶兰鲜切花超过300万支,销售额达1亿元。此外,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运营,其“船载舱养”模式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约3600吨,为名优鱼种养殖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为支持智慧农业的发展,青岛投入20亿元“设施贷”专项资金,建成智能温室389个,并通过“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
特色引领 品牌农业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特色品牌是青岛农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今年5月24日,青岛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20余个自主选育的特色新品种集中亮相,充分彰显了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青岛力量”。西海岸新区的蓝莓种植面积近10万亩,是全国县域面积最大的蓝莓规模化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北方蓝莓产业化的摇篮”;莱西市店埠镇胡萝卜种植户达7000多户,年总产量25万吨,带动农户年均增收8万元,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平度市大泽山葡萄种植规模3.5万亩,拥有300余个葡萄品种,年产值达8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金色名片”。
为助力农产品走向全国,青岛构建了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组织80多家知名农产品参加长三角推介活动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达成签约订单和合作意向1700万元。展会上,胶州大白菜等品牌农产品以棵为单位出售,单价达30-60元,价格远超普通大白菜。
近年来,青岛不断优化政策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出18家“链主企业”和32家新一代“青岛金花”企业,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227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4个,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此次举措带动111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年营业收入2400多亿元,其中23家跻身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从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到乡村振兴的全面带动,青岛的探索证明:品牌化不仅是农产品的“身份标识”,更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未来,青岛将继续以科技为引擎,以特色为突破口,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信网评论员 陆云琦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