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全球3V3足球世界杯”在青岛官宣 打造国产赛事IP出海范本

赛事宣传图。(来源:青岛市市南区体育总会)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不仅拥有超万亿美元的全球产值,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影响力与商业潜力。近年来,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中国体育产业正迎来结构升级与国际化拓展的重要窗口。

青岛,作为具有百年足球基因的“足球之城”,正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发起并培育“3V3足球世界杯”这一本土原创赛事IP,探索出一条从引进到自主、从城市走向全国、从国内迈向国际的赛事出海路径。

2025年9月19日,“全球3V3足球世界杯”在青岛官宣启动。赛事由青岛市市南区体育总会、青岛瀚海星空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青岛瑞艾勒迪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缘晟源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德才股份等战略合作企业给予支持,并获青岛市足协、华体私募等专业机构指导,形成“政企协联动、产城赛融合”的推进机制。

“全球3V3足球世界杯”从青岛城市出发,但目标不在于打造一场高参与度的足球赛事,更着眼于构建以自主IP为核心的产业链条,通过逐步“养成系”战略,推动中国体育赛事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

三人赛制:降低门槛,激活全民参与新动能

“3V3足球世界杯”从策划之初即瞄准“全民参与、全民运动”的核心理念。与传统11人制或7人制足球相比,三人制赛制更具灵活性和街头感,参赛门槛大幅降低,更加强调观赏性、互动性与即时体验。赛事设置青少年、成人、专业三个组别,覆盖到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选手,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赛场。这层层机制设置也是“降低门槛”理念的具体体现,最大程度保障赛事包容调性与参与广度。

赛事还巧妙融入城市城区的街巷空间,将城市地标转化为竞技场域,使观众与选手的界限变得模糊,形成“出门即赛场,观赛即参与”的沉浸式场景。这不仅唤醒了人们对城市户外的新记忆,也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消费业态的联动增长。以青岛赛事为例,本地品牌如崂山可乐、青食等,借助3V3赛事契机开展足球主题营销,将快闪店开进赛场周边,实现“场景+品牌+消费”的深度融合。

由此可见,三人赛制通过降低组队、技术、场地等多重门槛,真正实现了足球运动的“平民化”“全民化”转型。它不仅让人们以更灵活的方式参与运动,更通过城市空间与赛事场景的深度融合,将“全民参与”从理念转化为切实的新动能,当然,也为消费的带动和产业转化奠定了“流量”基础。

三年三步出海:稳健推进赛事国际化进程

赛事IP的国际化不是简单的“出口”,而是系统性的“移植”与“培育”。“3V3足球世界杯”采取梯度发展策略,首年以青岛为基地,夯实群众基础与运营模式;次年推动赛事在全国多城市复制,扩大影响力与参与面;第三年启动国际赛程,吸引全球顶尖街头足球选手与组织加入,实现品牌输出的跨越。

这一三年“分阶段”“养成系”出海路径,有利于在商业模型、运营能力、品牌认知等方面逐步积累实力,避免因盲目扩张导致的运营风险与品牌损耗,也有助于根据前期反馈动态优化赛事内容与传播、运营策略,提升IP在不同市场的适应性。

四维IP内核:构建有温度可延展可持续的赛事生态

“3V3足球世界杯”不仅在赛制上创新,更在IP内涵上创新,注入“体育魅力、健康精神、灵魂伙伴、街头文化”四大核心,使赛事超越竞技本身,成为连接人群、传递理念、产能聚合的载体。

赛事以“街头文化”为基底,将赛场融入城市街巷,打造“可观赏、可体验、可表达”的接地气场景,打破传统赛事门槛,实现“走过路过,说踢就踢”的全民参与;在此基础上,通过球星助阵、全民故事传播等方式释放“体育魅力”,强化情感联结与精神共鸣,形成良性互动的粉丝社群;更借“灵魂伙伴”维度聚焦人物故事与情感能量,为体育注入如文学艺术般的感染力,增强赛事的人文厚度与传播深度;最终,赛事“体育精神”紧扣国家健康战略,以“养成系”理念推动体育从“消费行为”升维成“健康管理”,赋予参赛者从身心到责任的多重价值。文/记者 谷正原

赛事宣传图。(来源:青岛市市南区体育总会)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30 15:36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谷正原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