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号山:网红医生参与“乌龙手术” 华山医院的责任漏洞该补上了

新闻漫画,与文中内容无直接对应。(来源:信号新闻)

朱女士2021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术,复查时发现,患病的左肾未被处理,健康的右肾被装了支架(详见《左肾积水却在右肾插管 华山医院“网红”医生参与的手术成了医疗事故》)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手术的一助、二助在社交平台均有超十万的粉丝量。此次事故的争议也在于此,当医生成为网红站上手术台,责任与流量又该如何平衡。

按照流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生要对手术部位再次进行确认。一助、二助本应与主刀医生共同核对病历、确认病灶位置,可他们疏忽了基本职责。作为坐拥六位数粉丝的网红医生,双重身份背后,可能存在专业能力懈怠的问题。

作为医疗行业在互联网时代下衍生出的新兴身份,网红医生的头衔算是一把双刃剑。医生借助网络开展医学科普、树立行业标杆,本可为医院带来附加值,然而当流量涌入,医生若因运营社交媒体分散精力,在手术台上能否保证严谨与专注?同时,医院是否因看重网红医生的传播价值,而在权责监督、绩效考核上有所放宽?此次事故中,华山医院并未公开说明涉事医生的处理情况,仅以赔偿了事,传递出模糊的责任信号。站在院方角度,公开处理可能损害医院品牌及医生带来的长期利益,不公开处理,对患者、对社会都是一种不负责任。

试想,当其他患者选择医院时查询到这起事故,将“左病右治”的失误与网红医生的身份关联,难免会产生“万一给我也动错手术怎么办”“还是换一家更靠谱的医院吧”的想法。毕竟与网络热度带来的关注相比,医生精湛严谨的手术才是医院最好的招牌。

患者将健康安全托付给医院,院方与医生须为诊疗全流程承担责任。网红医生应珍惜社会关注,利用身份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为就医看诊提供更多便利,用负责的态度回馈每位远道而来的患者。院方也要设立相应监督机制,定期测评医护人员专业能力,将流量化为患者的满意度。发挥网红医生宣传价值的同时,始终将诊疗安全与患者权益置于首位。

网红医生不是头衔,正因为他们能做好手术,才能在网络上获得更多关注。三甲医院不是光环,谨慎对待每个诊疗环节,以负责的态度弥补每一处失误,才能维系自己的口碑。别让低级失误损耗信誉,这是当下网红医生应当自省、践行的方向,也是医院该补上的责任课。

信网评论员 王熠冉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03 18:36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王熠冉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