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号山:违停处罚与乘客体验不应成为网约车司机的两难抉择

近日,一名网约车驾驶员通过青岛市政府信箱咨询“能否在公交车站停车等客”。相关部门的答复显而易见,公交车站是乘坐公交车乘客上下专用位置,不允许停车,违停将面临处罚。这个看似简单的咨询背后,反映出网约车司机群体面临的两难抉择。若按平台规则在原地等待乘客,将因违停处罚;若为避免处罚驶离,则可能被平台判定为"服务违规"扣减信用分。

这种矛盾并非个案。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曾审理了一起案件,一名网约车司机因拒绝在禁停区停车,遭乘客殴打至住院。该事件最终以乘客被行政拘留告终,但暴露出平台规则缺陷导致的司乘矛盾激化问题。还有媒体报道,杭州一名网约车司机因协商将上车点调整至禁停区20米外,乘客竟在车内滞留超24小时索要赔偿。这类极端案例反映平台缺乏对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纠纷最终多依靠司机与乘客的私下协商解决,平台则隐身于纠纷之外。

一般来说,打车时遇到禁停区或停车不方便,司机会主动与乘客沟通“多走几步”,只要情况属实,大多数乘客会选择体谅。但是,这种体谅也恰恰反映出平台在技术防范层面的缺位——既未建立禁停区域数据库,也未设置接单前的合规性校验程序。哪怕该定位是禁停区,网约车平台机械要求司机必须抵达乘客定位点。

其实,合规性与服务体验并非对立关系,关键在于平台是否愿意投入成本优化系统。首先,网约车平台应当将交通法规作为算法设计的基础准则。其次,平台可以通过建立禁停区域数据库、设置接单前合规性校验等技术手段规避风险。当乘客将上车点误设为禁停区域时,平台系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自动识别并提示修正,并同步通知乘客。

这些技术改进虽然会增加平台研发成本,但相比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和司乘冲突,显然是更明智的选择。正如成都一名网约车司机在采访中所说,“希望平台能从用户定位的上、下车定位点方面提升服务。在禁停、限停路段为乘客做有效提醒,方便司机停车,也有利于避免司乘矛盾的发生。”

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通过“司机-平台-乘客”三方协作,平台若能以技术手段降低合规成本,同时强化规则透明性,既能避免司机违章风险,又能保障出行效率‌。每一位乘客对合规上车的配合,也将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信网评论员 赵晓珊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28 15:58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赵晓珊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