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青岛作为科创名城,凭借深厚的制造产业优势和超前的布局发展战略,跻身“人形机器人”这一黄金赛道。而“具身智能”则是将机器人梦照进现实的关键。
何谓“具身智能”?顾名思义,就是将人工智能算法与具有人体形态的机器实体深度融合,赋予机器人感知、决策与行动能力,是青岛当前产业创新突破的重要发力点。
智能应用场景精彩焕新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盛大启幕,一场场夏日狂欢不停歇,其中“科技+”的创新应用,为游客带来最酷炫的沉浸式体验。开幕式上,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庄重递上开酒锤,为青岛百年啤酒文化镀上科技光芒。夜晚,身穿身披“黄金战甲”的人形机器人化身“浮山所都督”,两只机器狗“麒麟”陪同左右,出街巡游威风凛凛,成为最受欢迎的合影对象。
这些精彩表演的背后是青岛科技创造力的体现,从机器人“侍酒师”到机器人巡游,科技元素都渗透在节庆的每个细节,让市民游客朋友们感受到硬核科技的“烟火气”,而青岛啤酒节的文化基因也在科技创新的力量下,正悄然完成代际传递。
机器人解锁青岛“智造力”
前不久在青岛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上,现场各类本土研发的机器人等产品精彩亮相,会上发布的《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2025年行动方案》构建出未来发展蓝图。近年来,青岛汇聚了众多机器人领域的优秀企业,它们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为解决琐碎家务消耗用户时间的难题,海尔智家提出“无人家务”愿景,海尔机器人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目前推出的洗护机器人,可以实现衣物负载转移,接下来会逐步实现叠衣服等场景。乐聚智家(青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夸父”一款高性能人形机器人,其双足步态控制算法打破传统机器人局限,不仅可以灵活地行走、跑步,还能执行浇花、榨果汁等实用性强大且复杂的任务。
引领行业发展无限可能
近日,青岛出台《青岛市支持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虽然目前,具身智能机器人从行业整体上看仍是展会或展厅中的“展示品”,加快产业化落地也依然是当前行业共同的“痛点”。
青岛恰是抓住“产业化”这一关键节点,构建青岛发展的独特路径。瞄准制造业的“下一个十年”,青岛将围绕建设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超前布局人工智能所需的算力、数据等基础设施。强化人才、资本等各类要素支撑,力争全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突破900亿元,打造竞争力突出、特色优势明显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相信未来,“具身智能”可以成为青岛又一项攥在手里的核心产业,青岛产的具身机器人能够走进工厂、医院、家庭等多领域场景,完成机器人从“好看”走向“好用的蜕变。”让“了不起的中国创造”在青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信网评论员 王荣
[来源:信网 编辑:李源菁]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