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新闻办近期举办的两场“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记者见面会,生动展现了山东在高端制造与品牌建设上的双重突破。首场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创新,以科技感十足的展示凸显山东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技术实力;第二场以“链出新生活”为主题,通过企业家讲述品牌故事,呈现山东制造的质量标杆与创新成果。
两场见面会均出现青岛企业身影
在这两场见面会中,青岛企业作为重要参与者,再次彰显了其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
聚焦“无人家务”愿景,海尔研发清洁、康复、食品管理等实用型机器人,与家电深度联动。目前,海尔通过“家庭+工业”双轨战略的生态整合与技术创新,布局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三大领域。相关数据显示,海尔清洁机器人年出货量接近百万台。
在大家熟悉的智能家电领域,海信加快高端化转型,市场地位位居全球前列。与此同时,海信还拓展了半导体、智慧能源、汽车电子等高端产业,构筑起发展新优势,逐步实现从家电企业到高科技企业的转型。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青岛新力量
以海尔、海信两家企业为代表,可以看到青岛企业在智造领域的创新力和在质造方面的可靠性。与此同时,一批青岛新锐企业正成为产业链上的关键支撑。
“5年前,我们国家进口的氮化硅主要来自日本、瑞典和德国,每吨售价超过80万元,而且供应没有保障。”如今,凭借自主研发,青岛瓷兴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通过国际电动汽车产业链认证的氮化硅粉体供应商,相关产品应用于特斯拉、比亚迪等知名新能源汽车。
当下,大模型的竞争已进入“现实主义”时代——核心不再是拼参数大小,而在于能否真正落地,解决实际问题。青岛国实科技建成的 “海悟”大模型发布仅一年多,已服务50余家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大型涉海企业。
链主企业引领产业“上下游”生态
7月21日,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产业链主企业名单公布,62家具备产业引领能力的青岛企业集结“亮相”。
以高铁动车组、船舶、汽车等终端产品为例,其由成千上万零部件组成,高度依赖产业链协同。目前,中车四方引领的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已集聚200余家配套企业,覆盖控制、牵引等全系统,催生出氢能源智能城际动车组、碳纤维地铁列车等“青岛首创”成果。
这些企业作为产业链“超级节点”,将通过规模引领、技术突破、集群带动三大核心能力驱动产业生态。
产业链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品牌建设则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青岛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构建,正在为山东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信网评论员 赵晓珊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