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位于青岛市山东路与鞍山路交叉口东北象限的智慧停车场正式启用。这座巧妙“隐藏”于高架桥下的多功能停车场,不仅有效缓解了周边居民“停车难、出行烦”的困扰,更成为城市存量空间高效利用的生动典范。
该停车场选址极具巧思,充分利用高架桥下闲置空间,按照政府定价三类标准运营,日间停车费用上限仅为10元,兼顾实用与惠民。地下一层设置社会停车位,精准对接周边小区与学校的停车需求;地面层规划为公交服务场站,未来将衔接地铁4号线与8号线的出入口,实现“停车+换乘”无缝接驳。市民驾车停放后,可快速换乘公交或地铁,极大提升通勤效率,助力缓解区域交通压力。
随着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如何以最小干预实现最大民生效益,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命题。青岛没有大拆大建,而是通过一系列“微更新”:拆违治乱、剩余空间利用、老旧厂房改造、滨海景观提升等多方面,在激活闲置低效空间的同时,于细微之处彰显城市温度,推动城市实现内涵式发展。
9月11日,山东省公布第二批城市更新创新案例名单,青岛有3个项目入选。其中,“青岛能源•中联运动广场更新改造项目”被评为“产业提升类典型案例”。该项目前身为市北区金泽热源厂的闲置煤库,通过对原有工业场站进行精心规划与改造,成功转型为社区文体综合体,实现了从闲置状态到区域繁荣的华丽蜕变。李沧区原青岛碱厂筒仓经改造,成为集光影互动、展览与艺术剧场于一体的数字艺术体验区;小麦岛路西侧生态公园、中苑码头等滨海区域焕然一新,成为网红打卡地;西海岸新区融创茂附近的长期荒地,也正转型为融合亲子休闲、沉浸文旅与运动功能的户外乐园。这些举措不仅为城市增添了活力,还充分挖掘了闲置资源潜力,增进了居民的民生福祉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其他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有益借鉴。
随着市民对城市空间美学体验需求的提升,“小而美”的改造最能激活城市“微精彩”。例如,市南区金梦花园小区东侧,原违法建筑拆除后建成街边公园;市北区上清路北侧、明霞支路西侧小广场改造为融入“适老化”与“适儿化”元素的“一亩家园”口袋公园,成为市民饭后好去处;西海岸新区将垃圾场改建为易通Park主题公园,增设乒乓球台、秋千等设施,融入“福”文化,成为周边居民纳凉健身的场所;琴屿路的健身指示牌经精密测量侧移3米,既避开游客主取景范围,又保留服务功能,获游客点赞“有人懂我们年轻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青岛通过“微精彩”行动将艺术融入城市肌理。老墙绘成山海剪影,地砖裂纹延展为浪花纹饰,李沧青沧里墙画、市北嘉定山树木涂鸦、即墨哪吒主题彩绘、市南大学路艺术墙面,均成为市民打卡的“城市风景”,于细微处传递文化温度。有网友感叹:“走路几分钟,拍照一小时,随手一拍,张张出片。”
今年以来,青岛在全市推进“微更新”行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3.5万余处“小而精”的改造项目,落地民生工程710余个。从桥下停车场的智慧利用,到老厂房的文创转型——青岛正一步步将闲置低效空间,转变为市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真正实现了让人们在转角之处,遇见美、感受暖、拥抱生活。
信网评论员 陆云琦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