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号山:青岛制造扬帆深蓝 海洋经济新动能绘就“海上新山东”

一场以海洋为主题的国际盛会,成功将全球目光汇聚于青岛这座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9月7日至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共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700名高层次嘉宾与会。论坛同期活动“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集中展示了海洋领域最新成果与未来趋势。

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的海洋生物医药展区 。(来源:半岛都市报)

从一艘船、一棵海藻看产业升级之路

在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的聚光灯下,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展出的海藻功能原料、海洋功能材料,折射出这座城市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硬核实力。青岛企业正将"一棵海藻"的价值链延伸至万亿级产业蓝海,这种"向科技要效益"的发展路径,已成为青岛海洋制造业的鲜明标识。

无独有偶,青岛的船舶制造业也在积极拥抱新技术变革,推进新型动力技术装备研发。在青岛奥海特船舶有限公司西海岸厂区,1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制造车间内,一艘艘铝合金船艇的骨架在富有节奏的作业声中逐渐成形。作为中国民营船企的佼佼者,青岛奥海特船舶有限公司早早布局新能源船舶研发,推出纯电动及无人智驾船艇,搭载AI障碍识别系统,实现零排放与自主航行。目前,无人智驾游艇已在国内景区投运。

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上展出的海油工程模型。(来源:半岛都市报)

海工装备制造迈向“高精尖”

近年来,山东省持续加大海洋工程装备自主研发力度,高端装备制造不断取得新突破。8月14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惠州25-8项目DPPB组块在青岛海西湾离港起运,平台建成后将成为南海东部油田最大规模注水开发平台。这是“青岛造”船舶海工装备的崭新成果。

更令人瞩目的是,青岛已经成功打造了多项"大国重器":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全球首座十万吨级1500米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世界最大吨位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70"等重大装备相继从青岛驶向深海。

冠军制造,工赋山东。这些成就生动诠释了青岛海工装备产业的强大实力,也展现了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成功转型。

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的海洋科技装备展区。(来源:半岛都市报)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青岛实践

青岛作为海洋科技城市和工业基地,近年来在海洋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出“海上新山东”的蓬勃景象。

目前,青岛已成功集聚了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多所国家级涉海科研院所,建设了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等先进科研设施,发布了海洋大模型、海洋早期预警通用系统等前沿科技成果。同时,通过推动中国海洋大学等涉海高校深度融合发展,吸引海洋专业人才,为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的创新动能。

与此同时,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青岛自贸片区、山东港口青岛港等对外开放平台窗口作用,实施海洋领域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了“蓝色朋友圈”。

海洋,是山东发展的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所在。聚焦"1+3+3+1"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青岛正以创新为帆,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

信网评论员 赵晓珊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10 16:25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赵晓珊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