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油腻的中年人”引发热议 中年心理危机从何而来?

2017-11-14 18:46:46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可可

原标题:中年心理危机何来

旧的追求社会成就的价值体系失灵,新的关注内在精神世界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空虚、无所适从、生活没有意义等感觉便油然而生,这就是中年心理危机的成因

文/魏广东

分析心理学专家

最近,“油腻的中年人”一文引发网络热议,顺着“油腻”这个梗,人们又延伸到“中年危机”的讨论中,网上有这么一段,部分摘录如下:

你38岁,大公司中层,你的总监小你六岁。公司里新来的应届生,波士顿大学硕士,月薪八千任劳任怨。大环境不太好,隔壁部门裁员了,你不敢离职,你位于北四环的90平米老破两居室,月供一万二,你儿子的早教班一学期两万。

今早醒来你没晨勃,你比较在乎这件事,你老婆早就不在乎了,她晚上得陪孩子睡。同时出现状况的还有你的腰围和眼袋……你在大学同学微信群里又联系上一个女同学,刚发来微信说晚上请你喝酒。你想了十分钟,最后还是因为各种担心拒绝了。

仔细感受一下,这篇幽默短文简直是中年男子最细腻的心理刻画。简单梳理一下,文章大概描述了中年人的这样几个心理状态:第一,在事业上上升空间有限,却又面对更多新人的竞争压力;第二,在经济上虽然小有积蓄,却也不能放开手脚;第三,身体不如当年强壮,日益衰退;第四,夫妻之间没有了激情,甚至对待婚外情也没有了激情。这些,也可以说是中年危机的几个最重要表现了。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中年危机呢?

关于中年危机的原因,人们一般都会用“上有老下有小”来解释,也就是说中年人面对的各种外在的生活压力比较大。但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相比年轻人,中年人物质财富更丰富,外部因素引发的危机反而要小得多,相反,心理因素才是更重要的诱因。所以说,把“中年危机”说成“中年心理危机”可能更确切一些。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关注的更多的是幼儿、儿童,认为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很少有人关注中年人的心理。好在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对此有一定的研究,或许对我们认识和走出中年危机有所帮助。

分析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社会对于个体的评价主要是依据其社会成就,通俗地说就是功名利禄,而很少关注个体在人格上或者内心状态上的成绩。在这样的因素之下,个体在一生中很长的时间,都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社会成就的追求上,却忽视了对于精神世界的构建。

这一点在当下的年轻人身上非常明显,他们对未来雄心勃勃,立志建功立业,却很少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事实上,这对年轻人来说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确实需要获得社会成就,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毕竟大多数年轻人在物质财富、社会地位方面还是比较缺乏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变成中年人之后,很多当年的目标已经实现,而事业、婚姻等外在任务基本上进入稳定或者说停滞不前的状态。甚至可以说,中年人在外在追求方面几乎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了。

由于他们此前追求的多是社会期许,不一定是个体内心真实的需要,当年的价值体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中年人的心理需要了。旧的追求社会成就的价值体系失灵,新的关注内在精神世界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空虚、无所适从、生活没有意义等感觉便油然而生,这就是中年心理危机的成因。

显然,新价值是应该符合内心精神世界追求的。而什么样的追求才是精神世界的呢?这还要自己扪心自问,你可以通过静坐、沉思和反省的方式,了解作为个体的自己内心深处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自己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新的价值自然就会明确,个体才能走出中年心理危机,让后半生过得更有意义。

心理的成长和超越总是需要个体付出努力的。我们经常发现身边的某个人忽然对名利看淡了,而对于钓鱼、书法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者有些人就开始去学心理学,去研究哲学,并且兴致勃勃,表现得活力无限。总之,当中年人寻找到新的价值时,生命便进入了第二个春天,中年危机也就迎刃而解了。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