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号山:百万保时捷上路12天漏油 高质量服务才能体现豪车品牌价值

新闻漫画,与文中内容无直接对应。 (来源:信号新闻)

淄博市民袁女士花费108万元购入新款保时捷,提车仅12天便在行驶中出现油管开裂漏油的情况。车辆拖至济南济西4S店后,保时捷App账号数据、车辆信息同步消失,工作人员仅以“信号不好”为由解释。(详见《价值百万的保时捷新车行驶中漏油 拖到4S店后车辆信息查不到了》)被推诿的安全责任,与保时捷高端定位形成鲜明反差。当品牌光环盖过质量底线,所谓“豪华”不过是失去灵魂的符号,消耗消费者信任与品牌积累的价值。

油管开裂从不是小毛病,而是车内的一颗“定时炸弹”。燃油系统是车辆安全的核心防线,油管作为燃油传输的关键部件,一旦开裂泄漏,燃油遇高温路面、引擎火花或摩擦明火,瞬间就可能引发自燃甚至爆炸。袁女士在行驶中发现故障已是万幸,若隐患未被及时察觉,后果不仅是百万车辆损毁,更可能危及她与周边行人的生命安全。面对这样的致命隐患,任何车企都应第一时间启动高级别的应急响应。然而济南济西保时捷中心4S店的应对,不仅谈不上“重视”,甚至提出了“硬拖”车辆这一极具危害性的不专业建议。

消费者花费高昂的价格,应获得专业售后等高质量服务,而非应付的潦草对待。豪华车辆拖车有严格的技术规范,比如针对四驱系统、底盘结构的特殊保护要求,“硬拖”极可能导致变速箱损坏、悬挂变形,让本就存在故障的车辆雪上加霜,堪称对车辆的二次伤害。提出这一方案,要么售后人员专业能力缺失,连基础的车辆救援规范都不懂,要么态度敷衍,只想尽快将车辆挪走而非妥善处理。无论哪种情况,都与保时捷应有的服务意识严重脱节。

消费者选择为百万座驾买单,不只是看中闪耀的品牌标识,更期望获得全周期的安心体验。现实生活中这样不专业的售后操作并非个例,在不少4S店中,售后人员更擅长推销保养套餐,专业技能培训更偏向营销,背离了售后服务的本质。

若安全隐患与不专业操作是服务漏洞,那车辆信息莫名消失,更像一场刻意的责任掩盖。袁女士此前能正常查询的车辆数据,在车辆拖至4S店后同步消失,这绝非 “信号不好”能解释的巧合。车辆信息记录是故障溯源、责任认定的关键依据,包含故障发生时间、车辆状态等核心内容。这些数据的消失,恰恰发生在需要明确责任的节点上,难免让人怀疑:4S店是否想通过隐藏数据,规避故障记录、减轻赔偿责任?是不是想让消费者因“无据可依”放弃维权?这种做法已不仅是服务态度问题,更是对消费者知情与维权权利的直接侵犯。

此类数据隐匿、拒绝披露的问题也有案例,今年9月北京大兴法院的一则判决予以印证,法院判决特斯拉需向2021年“车顶维权”事件当事人张女士提供事故前30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为了这份判决张女士整整等待四年。这一案例彰显了司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同时折射出当前汽车行业在车辆故障数据管理上的普遍乱象。

目前我国虽有《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等法律条文,但针对车辆故障数据的留存期限、披露义务等细节未形成明确的执行标准,给部分车企留下了可乘之机,直接导致消费者陷入举证难的维权困境。数据由车辆生成,应服务于安全监管与事故还原,车企应自动、完整、可读、可验证地向车主提供相关数据,否则消费者维权将长期处于信息不对等的劣势地位。2024年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 年)》,其中明确提出在汽车等重点行业开展创新发展试点,构建“可控可管可防”的数据流通环境,恰好直击当前汽车行业数据隐匿、篡改、披露不规范等问题。

百万豪车售后状况频发,不仅持续消耗消费者的信任,更在侵蚀品牌长期积累的价值。只有将售后提升至与销量同等重要的高度,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售后权益,豪华车行业才能走出信任危机,重拾高端品牌的价值初心。

信网评论员 王熠冉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22 08:54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王熠冉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